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希望給21/22考研的小伙伴們做個參考。
注:榜單上共62所院校,不包括部分軍事類院校和港澳臺地區高校。
1.和去年相比,前15名中只有西安交通大學被中南大學代替了,其他只是略微有些交替。
2.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是國內第一所研究生院。雖然沒有985等頭銜,但也是一所綜合實力強勁的大學。
3.中國研究生教育競爭力地區排名分別是: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湖北省和廣東省。
擇校是我們在做考研規劃的第一步,因為它決定了我們之后的備考方向。那么,在確定報考學校前,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一、精心篩選和掌握院校信息
我們想要報考某一院校和專業,首先要對目標院校有基本的了解,比如學校的地理位置,處在一區還是二區,該校是國家“985"、“211” 還是普通院校。學校綜合實力排名情況,學校專業排名情況以及學校近年來排名變化情況是否知曉,我們只有做足信息的篩選,才能判斷該校整體實力是呈現上升還是下降趨勢。
二、研究目標院校招生計劃
一般情況下招生單位每年都會公布招生計劃,除了單獨公布,有的會寫在招生簡章、招生目錄里,不同的學校公布的時間也不同,考生要及時關注目標院校官網。
再就是通過歷年考研招生計劃數據,清楚近幾年每個專業招收人數變化情況,判斷適不適合報考,從理論上來講,只要不是很熱門的專業,招收的人數越多,意味著考上機會就越大,當然大家也是需要參照歷年目標學校考研報錄比來給出判斷。
三、弄清目標學校推免數
我們在擇校前,推免人數一定要去看和了解。如果某學校推免人數超過50%,那就意味著留給統考生的名額不多了,競爭也會激烈。名額少了,考研難度將會劇增,如果確定報考,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也要留意招生計劃里面是否包含推免生,如果有包括推免生,就要用當年計劃招生總人數減去推免的人數,剩下的名額一般就是統考招收的名額。如果推免生占了大半名額,就要慎重報考。當然有的院校招生計劃是不包含推免名額的,這個考生一定要看清楚。
四、掌握心儀學校歷年復試分數線
歷年考研復試線是較直觀的數據。假如考研復試線越高,考研難度就越大。此外,考研復試線還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這時候大家一定要明確所報考的是哪個學院的那個專業。一般學校給出的復試線是各院的較低院線。所以,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別。這個一定要注意哦!
五、掌握考研復試比
考研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
教育部規定較低的復試比例為1: 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考生注定要被刷。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達1: 1.5, 甚至1: 2。
假如考研復試比例高,說明兩個問題:
1.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
2.復試競爭激烈、風險較大。所以,考研初試通過考生,考研復試也不能蔑視。復試時不僅看初試成績,還看考生綜合能力。因此,了解院校的復試比例非常重要,是等額復試還是差額復試,決定著進入復試的人數和錄取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