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專業
金融類專業從高考到考研都是大熱門,社會需求多,就業機會廣,每年從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是數不勝數,本科生就業形勢不容客觀。一方面每年畢業生數量龐大,就業市場供大于求,本科學歷幾乎沒有優勢。另一方面本科學的知識根本不足以應付就業的需要,直接就業的話,在證券公司里一般都是跑腿的。但目前高端金融人才偏偏數量又不多,核心主流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招人要求的更是好多就是碩士學歷及以上。
所以金融類本科生大部分都是讀研究生,之后選擇細分領域進行學習,形成系統知識,畢業后做證券分析、私募等工作。
工商管理專業
工商管理這個專業聽起來就是一個為管理者開設的專業,很多人覺得學了這個專業以后當個管理層也是不錯的。到了學校之后才發現這個專業就是商科所有專業的知識都學一點,但其實基本上多而不精,感覺啥也沒學透。
因此看似可以選擇很多的專業,但真正對口的卻不多,導致自己根本沒有核心競爭力。去做市場調研競爭不過市場營銷專業的人,當會計又不能比得過會計專業的人,所以就業難度偏高,場面十分尷尬。所以工商管理專業要想有好的就業,最好考研,提高就業的起點。
哲學專業
哲學專業是以整個世界普遍規律為研究對象,站位較高,是培養能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當代世界與中國現實問題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的學科。不過,正因為站位較高,理論內容較深刻,僅四年的學習遠不能把專業內容吃透,因此該專業本科畢業生專業底蘊難以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更為重要的是,哲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渠道不夠寬泛,要想在哲學領域找到一份好工作,必須讀研,甚至讀到博士,這樣才有可能擁有一個跟哲學有關的體面工作。若不讀研,又沒有考上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本科畢業,大多只能從事跟哲學無關的工作。
醫學專業
醫學類專業,尤其是臨床醫學,如果不考研就等于未來的路直接被限制了,如今的醫科類學生基本都是選擇本碩連讀。因為有些考試和職稱是有特殊性的,如果有了研究生學歷,那么考起來才會更加輕松,省了不少需要實踐的年限。
還有醫學專業本科階段學的基本是理論,大而全,沒有深入地學習。讀研可以跟著導師更深入學習,做各種實驗,使得知識儲備更加豐富。另外,現在醫學專業的競爭太激烈了,一般公立三甲醫生崗位對學歷要求都比較高,基本就是平均水平碩士及以上,一些城市的知名三甲醫院要求幾乎都是博士。
材料專業
材料學屬于傳統的工科中的基礎,下面細分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以及金屬材料工程等專業。因為材料類專業本科階段學的東西比較雜,交叉得比較多,真正學到的技能其實不多,又是屬于傳統行業,所以本科畢業后,就業面比較窄,而且工資不高。
雖然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材料科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社會對相關領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一開始為滿足企事業單位的人才需求,高校紛紛跟風開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較短的時間里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相關專業人才。因此,受就業環境的影響,以前的材料相關專業本科生能找到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現在就是研究生學歷,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所以該專業畢業生必須要通過讀研乃至讀博,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
生物工程專業
跟材料專業一樣,早些年,生物工程專業非常火爆,大量高考高分考生填報,導致分數線暴漲。很多高校看到后,便一致開設該專業。于是不僅工科類院校和綜合性高校開設了生物工程專業,師范類院校,甚至是財經類院校,也開設了此專業。
大量院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加上該專業在就業市場上的“泡沫”被戳破,造成越來越多的該專業本科畢業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大家不得不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以適應劇烈變化的就業市場。而那些沒讀研的本科畢業生,有不少只能從事銷售等工作,或從事與生物工程專業無關的工作,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生物工程專業是典型的“讀研才有未來”的專業。
法學專業
目前我國本科階段,有490余所高校開設有法學專業,每年的法學本科畢業生超過10萬人。本科階段學的都是基本法律,大而雜,很多高校都沒有深入地剖析,研究生階段才會細分精學。法學畢業的童鞋,相當一部分都想進律所,但目前很多律所的發展模式越來越精細化,對于某一方面專業知識的要求很高,這種要求不是僅僅通過司法考試所能保證的。還有實際上,初級律師的收入不高,工作很辛苦,升職通道也沒有那么順暢,所以想要在律師這個崗位做好,研究生的學歷還是比較重要的。
更關鍵的是,研究生在讀的這幾年,可以爭取到更好的實習機會,跟著更好的律師學習,對于想要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同學而言實在是性價比頗高的選擇。比如像騰訊研究院這樣的頂級機構,只有研究生才能獲得相應的實習資格,本科生根本很難踏入門檻。
環境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具備城市和現代工業環境保護方面的水、氣、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環境規劃、資源保護、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基礎知識,能在相關部門、企業和科研單位從事規劃、設計、管理和研究開發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如今國家十分重視環保,但許多地方和企業對環保的重視力度還不夠,他們不太愿意花大代價聘請專業環保技術人員,這導致很多該專業本科生就業時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要么選擇環保領域待遇較低的工作,要么不從事與環保領域有關的工作。為了讓自己更具就業競爭力,大量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選擇了考研。也確實,該專業研究生待遇明顯好過本科生。
歷史專業
很不幸,歷史學常年霸占“十大最難就業專業”、“最冷門專業”熱搜榜單。究其原因無非就是畢業后工作難找,畢竟大部分考生考研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學歷,從而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及薪資,一心搞學術研究的少之又少。
從供求關系上看,對歷史類人才有需求的單位多為教學型單位(學校)或黨政機關、科研單位、文化事業單位等。這些體制內單位每年能提供的相關崗位非常有限,而歷史學專業大學生數量在直線上升。大量畢業生涌入社會,卻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導致歷史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普遍不太好。
事實上,如果不考慮中小學以及高校的吸納能力,歷史學專業畢業生幾乎無處就業。形勢如此嚴峻,只有不斷提升學歷,才能讓自己更有競爭力。所以歷史學本科生考研是很常見的事情。
生物科學專業
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選擇考研是個主流想法,畢竟這個專業涉及面廣而深,人才培養周期很長。還有由于該專業整體偏冷門,就業前景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985高校和中科院之類的高校本科生就業還好些,但畢竟這些學校所收學生有限,大部分的該專業學生,還是停留在二流高校。不是否定這些學校的生物科學價值,而且就目前來說,大部分對該學科學生的關注和投入還是遠遠不夠的。畢竟生物科學是個科研專業,只是停留在基礎課本之內是不可能對其有所深入了解的。
因此,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很多很多都是在從事,其他專業或者行業的工作,就算找到相關生物學方面的工作,也基本上都是生物實驗器材銷售、試劑質檢、試劑配制等這種,相對來說并不符合大多數同學的期望,考研似乎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