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的備考過程中,我們都無法料想到我們最后的結局會是什么樣,只能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去學習,希望可以離心中的夢想越來越近。該如何一直保持好的狀態,在狀態不好的時候及時止損呢?今天小編幫大家準備了考研備考的八大原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1、心態宜緊,不宜松
之所以把"心態"放在第一位,是因為縱觀這些年來的教學經驗,知道很多的同學在這個階段容易在心理上出現問題。而過度的放松,則在行為上表現為不規律。
晃來晃去,時間就沒了,到即將考試的時候,才發現該學的知識沒學,已經與其他同學拉開的相當的距離,徒增煩惱。
因此,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底。可以自問一下:到底想不想考上目標院校?有多想考上目標院校?
2、輔導書在精不在多
這個時候了,仍然有很多同學有疑問用哪些輔導書,哪本教材好?這個時候其實大家已經復習了一段時間,但還是有些同學疑惑自己選的教材是否最適合,這就要看自己的能力范圍,難度要與自己實際情況相結合。
其實不光要有選擇輔導教材的標準,還有具體的推薦,這里就不贅述了。
同時,要提醒大家的是:輔導教材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材有一兩本即可,但一定要反復看,吃透了才是好的。真題類書要有一本,市面上的大同小異,區別不大。模擬題類的書籍,選擇一兩本即可,不用多了。
當然了,選擇題目類的書籍時,一定要翻翻后面的解析,你能看懂,看著舒服的,才是最適合你的。
3、學知識是為了做題,做題是為了掌握知識
學習時,一定要將知識與真題結合起來,要不斷的嘗試著用所學知識來解題。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更快的掌握知識,二是能夠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以防學了知識不用,還是老思維。
同時,還要明確一點:做題時,要細致、規范,爭取把題目蘊含的知識點都復習一遍,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必須的知識。
大家可以這樣想:同樣的知識點,做7道題。那么按著上面的方法你對知識就復習了7遍。當然了,千萬不要湊數量,15分鐘做了類似的7道,那其實就等于2道題了。
4、簡單入手,逐步升級
學習知識與技巧,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符合學習的基本規律,這樣學起來既輕松,效果又好。這個就不多展開了。
5、簡單題細細研究,復雜題時常練練
簡單題容易被忽視,甚至被蔑視。而恰恰是這些簡單的題,應該被大家重視起來。
理由有二:一是它簡單,干擾少,所以你可以理清思路;二是它簡單,甚至簡單到只有一個知識點,這樣非常有利于對知識的復習與理解。
而復雜題,一般來說涉及的知識點要多,甚至還會夾雜其它的諸如閱讀上的陷井,這樣的題接近考試,應該將其視為學習效果的檢測。
6、復習節奏在于連續,而不在于突進
由于一些學校還有課程,所以大家的備考時間相對較少,而且由于其它事情的干擾,可能有時一天,甚至連續幾天都不能有效復習。其實這樣的節奏是不好的,學習切忌一曝十寒。
因此,建議大家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最好夠做的細致一些,可以按著知識模塊來安排學習的進度,力爭做到即時只有5分鐘,也能復習一些模塊內容,也能有效推進復習進度。
7、以真題為主,跟隨命題人思路
大家應多做真題,對真題不斷練習,提煉的是命題人的思路,把握的是考試的規律。
有的同學說真題少。但真的少嗎?不是的,那要看你怎么用了,好題絕對值得多做幾遍。
8、復習效果在于手,而不在于眼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習的時候,拿起筆,寫一寫,記知識從手指進入大腦。寫得速度要遠遠慢于看的速度,也正是這樣,你的思維才有時間去消化它,并盡可能地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