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學校剛開始復試,也有學校已完成復試并公布了擬錄取名單。偏偏有些學校連復試的消息都沒有,這可急壞了很多考生。
由于初試分數偏低,擔心復試被刷。部分一志愿上線的同學也提前進入調劑系統,參加了其他院校的復試。由于表現優異,有些人還拿到了擬錄取的通知。這本該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可到了他們手里卻陷入兩難,是接受到手的擬錄取還是放棄錄取參加一志愿復試呢?
據了解,該同學是一所211院校的學生,今年考研報考了另一所211大學。初試排名第12位,有復試資格的有14人。但專業最終只錄取12人,由于害怕復試被刷,他選擇參加調劑院校的復試。
目前讓他感到糾結的是,雖然被五邑大學擬錄取。但心中難免不甘,因為和五邑大學相比,自己的本科學校還是更勝一籌。而且一志愿尚未開始,自己依然有被錄取的可能。但考研規定,每一位考生只能接受一所高校的“待錄取”,一旦接受就無法參加其他院校的復試。所以自己遲遲下不定決心。
這種情況,其實網上很多同學都有遇到。讓他們感到糾結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考研院校要比本科學校高一檔。很多同學都認為考研一定要上985、211,考個普通學校不如不讀。這點我也很認同,因為大多數人考研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獲得一個更高的學歷,期待以后能有更好的發展。
2.普通科研實力不足。一些雙非院校碩士點成立較晚,基礎設施、師資配置都不完善,在科研方面可能難以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另外一個原因是,如果放棄了調劑院校擬錄取的機會,這些流程其他學校是可以查看到的,也許會影響到校方對自己的印象,導致復試失敗。這一點,某學校一位負責調劑的老師也給出了建議。
看到這你也許會好奇,這位同學最后是怎么選擇的,其實最終他還是拒絕了待錄取。雖然小編不太建議這種做法,但對于他個人來說,的確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復試還未開始,他還有被錄取的機會。
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你沒有名校情節,調劑院校也不差。那么,可以考慮接受待錄取。因為考研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選擇二戰、甚至三戰需要極強的心里素質。而且來年會遇到什么,誰都不知道。
最后,小編想說,在復試調劑這件事上,我們可以分析出各項利弊再做決定,盡量讓自己不后悔,想好了就去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