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心理學考研啟程了,各位小耳朵們,陜西文都考研在此倡議:從今天開始,陜西文都考研將陪著所有考研小耳朵們一起,堅實地跨出第一步,從今天開始#心理學每日打卡#,日拱一卒,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陜西文都考研小可愛陪你共進,不退,讓我們打卡心理學知識點吧。
2023心理學考研 | 百日打卡 Day.11--睡眠與夢
睡眠與夢
1.睡眠
睡眠是意識的一種形式,它并不是完全失去意識,而是和覺醒對立的一種意識狀態。
(1)睡眠的階段。
個體在清醒狀態下腦電波是高頻低幅的β波(14-30Hz),安靜時腦電波是a波(8~13Hz)。個體在睡眠過程中腦電波從高頻低幅向低頻高幅變化,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
A.腦電變化:混合的頻率,頻率和振幅都較低。
B.持續時間:10 分鐘。
C.主要特點:在這個階段處于淺睡階段,身體放松,呼吸變慢,容易被外部的刺激驚醒。
②第二階段。
A.腦電變化:偶爾出現睡眠錠(短暫爆發的高頻高幅的腦電波)。
B.持續時間:20 分鐘。
C.主要特點:個體較難喚醒。
③第三階段。:
A.腦電變化:頻率變低、波幅變大,出現δ波,有時會出現睡眠錠。
B.持續時間: 40分鐘。
C.主要特點:肌肉逐漸變得更放松。
④第四階段。
A.腦電變化:持續低頻高幅的δ波。
B.主要特點:深度睡眠階段,個體肌肉進一步放松, 身體各項指標都變慢,有時發生夢囈、夢游、尿床等。
第三和第四階段的睡眠稱為“慢波睡眠”。
⑤快速眼動睡眠階段(REM 階段)。
出現像清醒狀態下的高頻低幅的腦電波,眼球轉動、夢境往往是在這個階段出現的。
(2)睡眠階段的規律。
①一夜:前四個階段總共持續90分鐘左右,此后便進人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第一次僅持續5~ 10分鐘,此后出現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后一-次長達1小時。而第三和第四個睡眠階段在黎明時會消失。
②一生:嬰兒的快速眼動睡眠時間非常長,隨著年齡的增長,快速眼動睡眠時間逐漸縮短,老年人每晚睡眠中的快速眼動睡眠時間非常少。
(3)睡眠的功能。
①功能恢復理論認為,睡眠可以使身體和大腦得到休息,以恢復其功能。但實驗證明,睡眠的時間是可以通過訓練縮短的,關鍵是提高睡眠質量,增加深度睡眠的比例。
②生態學理論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出發,認為睡眠是為了減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傷害。
2.夢
夢剝奪的實驗證明,做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刺奪夢對心理和生理機能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1)夢的解釋。
①精神分析的觀點。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和榮格等人認為,夢是潛意識過程的顯現,是通向潛意識最可靠的途徑。
或者說,夢是被壓抑的潛意識沖動或愿望以改頭換面的形式出現在意識中,這些沖動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擊本能的反映。夢實際上是個體的一種象征含義,可以分為顯性夢境和隱性夢境。顯性夢境是在回想時能夠說出夢的內容,隱性夢境是蘊含于顯性夢境中的夢的含義。
弗洛伊德還認為,夢并不是無意義的、雜亂無章的,夢代表了個人某些愿望的滿足,即潛意識欲念的要求和沖突,因此是有意義的,也是具有獨特價值的。對夢的加工方式有壓縮、轉移、象征化和再度修飾。
②生理學的觀點認為,夢是個體對腦的隨機神經活動的主觀體驗。
③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夢擔負著一.定的認知功能, 在睡眠中,認知系統仍然對存儲的知識進行檢索、排序、整合、鞏固等。
(2)夢的特點。
霍布森等人的研究認為,夢具有認知的不確定性、夢境的不協調性和不連續性,而且主要是夢境的不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