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考研初試時間還比較充裕,考研政治近代史綱要在考試中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關于史綱有哪些知識點需要大家掌握呢?下面陜西文都考研小編為大家整理史綱復習資料"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快來學習~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考點1: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 一標準》一文,重申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 一標準這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從根本理論上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
提示: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明確地解決了黨的思想路線問題,為黨重新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實現歷史性的轉折做了思想理論準備。
考點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
提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成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考點3:農村改革的進步性進展
經濟體制的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進步性的進展,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動下,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各地逐漸推廣開來。
考點4: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第 一,撥亂反正的推進。
第二,國民經濟的調整。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 高"的新八字方針。
考點5: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首次提出"四項基本原則"這一概念。這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提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當今中國根本區別于歷史上的封建主義舊中國和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標志。
考點6: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
考點7:中共十二大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綱領
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命 題。
考點8: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
1984年我國基本上實現了以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中心的農村改革。這一階段,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進步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觀點,指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是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進步。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進行。
考點9: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逐步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考點10: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 中共十三大報告指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 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
(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中共十三大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提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基本路線的重要,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途徑。一個中心,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考點11:"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 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考點12:鄧小平南方談話
(1) 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2) 闡明了社會主義本質。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3) 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等重要論斷。
考點13:中共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十四大明確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
提示:1992年,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從計劃經躋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新階段。
考點14:中共十五大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提出跨世紀發展戰略
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考點15:進一步推動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
(1) 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農村改革20年的基本經驗,制定了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目標和方針。
(2) 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從1994年起,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總體思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對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考點16: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加入世貿組織,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2001年12月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考點17:"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圍繞解決提 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 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而創立的。它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的回答了在21世紀"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課題以及一系列關系國家、民族前途和命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黨的自身建設規律的認識。
提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重要在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執政為民。
考點18:中共十六大制定建設小康社會的行動綱領
十六大明確了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
考點19: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第 一要義是發展,重要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考點20: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提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思想的提出,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
考點21: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1)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 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2)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①原因:第 一,新的世情、國情、黨情,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第二,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第三,黨具有重視加強先進性建設的歷史和傳統。②目標要求:提 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
考點22: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經驗
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經驗:黨的十七大闡明的"十個結合"。
考點23:中共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括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