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由于今年憲法修改了一部分,加上大綱也調整了。需要注意的考點考生更需要細心記憶,縱觀歷年整套考研政治試卷,題目總體難度適中稍易,這政治考研選擇題的命題規則各位考生也得提前好好了解,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政治全真模擬選擇題及參考答案(十一)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
單項選擇題
41.1923年1月26日,孫中山與蘇俄代表越飛聯名發表《孫文、越飛宣言》,共四條。宣言聲明:“中國最要最急之問題,乃在民國統一之成功,與完全國家獨立之獲得。”“此項大事業……當得俄國國民最摯熱之同情,且可以俄國援助為依賴也。”這表明( )
A.孫中山的聯俄政策正式確立
B.舊三民主義已經發展為新三民主義
C.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D.孫中山已經轉變為無產階級
4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揭開了中國革命歷史的新篇章。在這次會議上,當時34歲的候補中央委員毛澤東提出:“蔣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槍桿子起家的,我們獨不管,現在已被注意,但仍沒有堅決的概念……這次會議應重視這個問題……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 )思想
A.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B.黨指揮槍
C.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D.一切經過統一戰線
43.明治維新以后,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并逐漸成為天皇制的軍國主義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主持召開“東方會議”,制定《對華政策綱要》確立了先占東北、內蒙,進而侵占全中國的擴張政策。為了實現既定策略,日本決定全面侵華,其全面侵華的標志是( )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盧溝橋事變
C.華北事變 D.西安事變
44.1946年5月22日,民主黨派人士張東蓀在天津青年會所作了《一個中間性的政治路線》的演講,他提出“第三方面”不僅應該有自己的政治路線與主張,也應調和國際上美蘇的矛盾、解決國內國共內戰等觀點。這一觀點得到了其他民主黨派人士的積極響應。這個中間性的政治路線的實質是( )
A.實業救國的政治道路
B.小資產階級的政治主張
C.和平改良的道路
D.舊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41.【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
1922年6月,孫中山特別倚重的粵軍首領陳炯明發動武裝叛亂。帝國主義和國內各派軍閥乘機對他落井下石,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共產國際和蘇俄都向他伸出友誼之手。孫中山的思想由此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但是孫中山仍為民族資產階級,D項錯誤。1923年1月,孫中山和蘇俄代表越飛聯名發表《孫文一越飛宣言》,標志著孫中山聯俄政策的確立,故A項正確。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國民黨一大的成功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故BC項錯誤。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項。
4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八七會議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在八七會議上,毛澤東闡述了“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的思想。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A選項是三灣改編確立的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原則,是毛澤東建軍思想的核心;B選項是建設現代化人民軍隊的內容;D選項是錯誤的右傾思想。
43.【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武裝侵占中國東北。1931年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此后開始的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日本占領中國東北以后,隨即開始入侵中國華北地區。1935年,日本在華北制造一系列事端,向中國政府提出使華北政權“特殊化”的要求,致使中國政府在河北、察哈爾兩省的主權大部喪失。接著,日方又策動華北五省(河北、察哈爾、綏遠、山西、山東)兩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運動”,制造傀儡政權。這就是華北事變。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由此開始。事變以后,日本采取“速戰速決”的戰略,相繼占領了北平(今北京)、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一大批城市。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B。
44.【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第三條道路的幻滅
這個中間性的政治路線指的是民族資產階級的路線,其政治主張是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實質是走舊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項。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全真模擬選擇題及參考答案(十一)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