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因為各種原因,走向了工作崗位,可是隨著閱歷的增加,很多在職人員深知學歷的重要性,但是苦于和學校脫軌太久,不知道如何獲取有效的考試資訊,讓自己的復習變得更加緩慢,接下來我們看看在職人員想要考研,應該了解什么信息的文章,一起來看一下吧,如有需要及時加入陜西文都20考研交流群, 陜西文都考研網持續為您提供考研所需的相關指導信息。
(一)考研的整個程序有哪些
1.與學校聯系,確定具體的學校、專業,獲得具體的考試信息
如果確定了要考研,確定了要報考的大致學校和專業范圍后,要和學校聯系,獲得最新的招生信息,要及時把握最新的學校里的動態。這樣才不會無的放矢。
2.先期準備
獲得了充分的專業課信息后,找到了完備的復習資料后,就該踏實看書復習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一旦確定了目標,便要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復習中。復習中,一定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
3.報名
報名時間一般在11月,這幾年都是10-14號。在校生報名時由學校統一報名。在職人員報名一般在地市一級教委的高招辦或者報考的學校,也可以異地報名,即因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報名和參加考試。 報名時填報報考學校和專業時可以填兩個: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試的專業課試題是各個招生單位自己命題,考生要按報第一志愿的試題來考試。
4.初試
初試一般在1、2月份的春節前1、2個星期。考試要持續2天,進行4門考試,每門考試3個小時,考試地點一般在地市一級教委高招辦設立的考點,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報名時可以選擇這兩種考點。
5.調劑
大約在寒假過后,春季開學后1、2周,專業課成績差不多就出來了,這個時候可以打電話向系里和研招辦詢問。再過1、2周,公共課的成績也出來了。這以后到發復試通知的一段時間是很關鍵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別理想,錄取在兩可之間,就要多和報考單位(系里)和導師聯系,實在不行就看有無可能讀自費和委培,或者調劑到別的學校。
6.復試
復試一般在5.1前后,過去一般是等額面試,現在基本上都已改成差額面試。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復試中折戟,因此競爭非常殘酷。這就要求考生朋友們要精心準備面試,在面試中要有一個自信,從容的心態,這樣才能果決、流暢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7.錄取 復試通過后,學校將發函到你的檔案所在單位,將你的檔案調往學校,審查沒有重大問題后(主要是政治性問題),將會發放錄取通知書,將你所有的關系,包括組織、戶口、工資關系,轉往學校(委培培養除外)。
(二)如何填報志愿
有人說,選好考研的第一志愿就是成功的一半。與高考志愿類似,考研的第一志愿作用重要,如果選不準,那就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專家認為,選擇志愿者是個風險很大的博弈過程,考生要把自身的意愿和條件結合起來,考慮好第一志愿。 要做到準確填報志愿,考生還要全面了解真實的信息,權衡利弊,幫助自己作出正確的抉擇。尤其是那些競爭實力一般而又志在必得的考生,更要借助于信息的收集,選擇錄取可能性最大的專業和招生單位。
招生簡章是集中反映該單位的招生情況的重要信息,所以每個考生都應盡早得到一份報考單位的招生簡章。有時,為了便于比較選擇,還希望全面了解有關單位的招生情況,得到各招生單位的招生簡章。但是,各單位的招生簡章一般都要到十月份左右才出,索要頗費周折。這樣,如果等到招生簡章拿到手,比較確定后才開始復習備考的話,恐怕為時已晚,錯失良機,遺憾終生。那么,怎么辦呢?
你可以提前到當地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圖書館去查閱歷年全國各單位的招生簡章。當地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包括各高校的招生辦公室)、圖書館(包括各高校的圖書館)一般都有歷年的全國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招生簡章(本書的第二部分中詳細附有全國研究生招生詳細通信地址及聯系電話。據此先初步確定報考意向,如意欲報考什么專業,哪個研究方向,哪些科研機構等。而后你不妨先按意向著手復習,同時與意向單位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當地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或你與在意向單位的親友、同學等及早取得聯系,以便盡快得到新的招生簡章,以便及時調整復習。
招生工作有一定連續性和類同性,即就同一院校、科研單位而言,基本情況如招生專業方向設置,招生名額,競爭激烈程度,考試科目等與上年相似;就各單位之間比較而言,同一專業方向考試科目類同。這就為復習備考提供了可行性。當然,區別還是有的,有些情況還可能出現較大變動。這就又要求你必須盡快拿到新簡章,根據新簡章迅速調整。
(三)獲得最新的招生信息的途徑有哪些
如果確定了要考研,確定了要報考的大致學校和專業范圍后,要盡快和學校聯系,獲得最新招生信息,并最后確定下報考的學校和專業。獲得有關專業方面信息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
1.招生簡章。
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個學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門(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處)公布。上面會列出:招生單位名稱、代碼、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招生的專業人數(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個具體招生單位為單位,有的具體到每一個專業)、導師(有的不刊登,多屬于集體培養);有的還會列出委培、自費等人數,但保送、保留學籍的名額一般不列出來(但這對于考生卻是非常關鍵的信息)、考試科目、使用的參考書。
2.系辦印發的說明。
為了彌補招生簡章的不足,應付考生不停地打電話詢問一些有關信息,有的招生單位(一般都是具體的招生單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別公布一些說明,比如:歷年報名人數、錄取人數、錄取比例、錄取分數、參考書目等等。
3.導師。
能和導師聯系上,得到他的一兩點指點,無疑會如虎添翼。但這并不容易,因為導師一般都很忙,即使聯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
4.在讀研究生。
和導師相比,在讀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實用”,說的話更實在一些。
5.各種平面媒體刊登的考研信息。
6.網站。現在有很多考研的網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考研時需要了解什么信息?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