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問題:
任爸,我有好多本書,我現在還有好幾本書沒有看完,我感覺自己復習不完了,我怎么辦?
01
如果你把你的立足點是放在未知的部分上面,我覺得你接下來的復習會非常的坎坷,甚至最后的結果會是失敗。
我覺得有必要提醒各位一下,應該是從已知到未知,而不是把立足點放在未知上、沒掌握的那些東西。
因為決定你最后命運的,不是說你已知的范圍有多大,而是你已知的東西能在多大程度上轉換成卷面的分數,轉換率至關重要。
我歷次的標準化考試復習的量跟別人比起來都沒有優勢,別人復習的部分都比我多。但為什么考下來我會比別人成績好呢?
因為我非常明確的知道我有哪些存貨,我隔一段時間就會清理一下,我會去想一想,這些已知的內容有哪些,我能轉換成卷面的分數的,有哪些是模糊的、差那一口氣的,我要把它補全的。
即便有很多未知的內容,我也會先去把已知的東西轉換成卷面的分數,然后再開始拓展新的領域。這是我跟你們的差別。
如果你是立足已知,接下來你就會去清理,就會列一個清單,并且會標注每一個考點你到底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哪些你是覺得沒問題的,哪些是差那一口氣的,你要把它補全的。
但是如果反過來,如果你是立足未知,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因為復習完是一個偽命題,不可能復習完。我今天撂下一句話,你考研的東西沒有復習完的那一天。
因為考研是一個壓力測試,在高壓的狀態下,看你到底能完成多少,轉換多少,而不是從容的考試,復習完是個偽命題,把所有的未知都變成已知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立足點在未知,會模糊已知的邊界影響已知的轉換,我們擴大已知的范圍是要確定他能轉換成分數,這樣的已知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只是心理安慰而已。
如果立足點是在未知,會不停地否定已有的復習成果,覺得自己怎么這么渣,怎么還有這么多沒復習完,這樣不會有助于你擴大已知,只會讓你的已知越來越模糊,只會讓你越來越焦慮。
所以我們要立足已知的部分,把已知的部分變成卷面的分數,然后再去拓展新的領域,新的范圍。
02
第二個我們講復習成果的沉淀和轉換
我們要定期清理已知的邊界,下次我再問你復習的怎么樣了,你應該給我列個清單:
哪些地方差不多過關了;
哪些地方還差一口氣;
哪些地方是剛開始接觸還沒有到轉化的程度;
哪些地方是完全未知的,啥都不知道。
至少應該給我分出來這么四個層級。
第二個要評價已知的程度。每個層級占比多少,你給我算出一個比例。
第三個,未知的學習永遠是給已知來打補丁。新的考點的學習,永遠是在已知的體系框架之內打補丁,而不是否定前面的復習成果。
我給你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我看到好多學生在臨考前的狀態,像是穿了一條嶄新的內褲上了考場,不停的在糾結他原來復習是有漏洞的,是不完美的。最后復習是完美了,但是他的復習僅限于他的那條內褲。
真正能考上研究生的那些人是第一輪復習成果好多的漏洞,第二輪補這個漏洞,第三輪補第二輪的漏洞,穿得是一個補丁摞補丁的羽絨服上了考場,這些人能成事。
你不能一輪復習成果否定了,再來一輪,第二輪又把第一輪否定了,再來一輪,你最后會被凍死的,最后能形成多少有效的沉淀呢?
第一輪復習不完美沒關系,第二輪就是在這不完美上面去補,能補多少算多少,第三輪再去補第一輪成果,這樣每一輪的復習成果都能最終轉換。
從已知到未知,前途光明,立足未知,一片黑暗,最后考試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今天任老師給我們教了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未知獲得已知,不知道你get到學習方法了嗎?如果還沒有領悟到學習方法,建議收藏!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考研剩下100多天,好多書沒看,如何復習才能上岸?”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