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研的小伙伴們,離2020年考研的時間越來越近了,不知道你準備了好了嗎?小編這里所說的準備不只是是學業上的,還有身體上和心理上。據對年的調查數據,考研學生心理狀況低于全國成人水平。越臨近考試,他們就會產生抑郁、焦慮、煩躁等心情。那么,考研備考期間,如何調節情緒?
首先,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自己的考研目的分析。小編列出以下幾點,看看你能否對號入座。
1、繼續深造,充實自我
有的學生認為:本科生階段的學習內容過于貧乏,通過考研能夠讓自己的知識儲備更加全面。也有的學生在大學沒有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專業,想通過考研轉換自己未來的方向。
2、眷戀校園,逃避就業
經過了十幾年的象牙塔生活,許多學生恐懼社會上的勾心斗角。因此學生更愿意留在學校這個較為舒適,安逸的大環境里。
3、競爭太大,選擇考研
我國高校學生規模與日俱增,社會能夠提供的優質崗位有限,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于是許多大學生選擇考研,奔向更好的工作。
4、家庭壓力,被迫考研
由于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許多學生很早就被灌輸了“考研”思想。
其次,我們需要分析下出現焦慮等癥狀的原因?一般分成以下幾方面
1、家庭經濟困難
來自農村的學生,家庭經濟并不寬裕。而考研的花費對于沒有經濟收入的大學生來說,著實是一筆不少的支出。
2、學習遭遇瓶頸
很多同學在考上大學后便放松了自我,養成了懶散的壞毛病,擔心自己專業課成績不理想,英語基礎差。考研生活孤獨而枯燥,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考生后勁不足,時常感到煩悶憋屈。
3、考研還是就業
考研前路未知,學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而身邊的同學紛紛就業,考生如果選擇兩手抓難免感到身心疲憊。
4、考試競爭嚴峻
當下的考研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許多熱門學校熱門專業“百里挑一”,學生“壓力山大”。
最后,我們需要學會調整這種消極狀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
1、學會運用“減法”
考生如果一味地把考研費用當做“加法”,那么龐大的金錢數量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學會運用“減法”,比如在選擇考研書籍時可以購買二手的資料;或者努力學習爭取高額獎學金;在讀研期間也可以利用半工半讀的方式緩解家庭壓力等。
2、給生活一點“甜”
與其懊悔大學期間的不努力,不如抓緊時間多背幾個英語單詞。學習貴在堅持,現在的不如意都會過去,給自己來一杯甜甜的蜂蜜水把!
3、學會“伺機而動”
可以跟著身邊在找工作的同學出去走走,一來為了放松心情,二來了解當下就業形勢,不必因為煩惱“考研”還是“就業”而每日膽戰心驚,盡早定下目標,努力前進。
4、“全面信息網絡”
多渠道搜索信息,通過老師、老生、老鄉等人,圖書館、百度、各大APP等方式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堅持一個目標不動搖,勇往直前不放棄。
雖然考研期間,我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們需要學會自我調整。因為其實考研也是對于我們意志力和抗壓能力的一次挑戰。而在今后的工作,你會面臨更復雜的問題,更需要有這種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油吧!考研er!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考研備考期間,如何調節情緒?”的相關內容,如有疑問,可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