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心理學筆記框架整理的知識點,如有需要及時加入陜西文都19考研交流群。
1、引起人際吸引的因素,包括接近、相似、獎賞和軀體吸引力。社會交換理論認為,關系的基礎是相互獎賞。
2、愛的能力源于生物基礎,但是由文化定型,就象很多文化認為婚姻關系中不一定要有浪漫愛,甚至認為它不重要。
3、神經元的主要構造:細胞體、樹突和軸突三部分。按功能性質區分,神經元有三類:感覺經元將感覺信息從感覺受體傳至中樞神經系統;運動神經元將命令從大腦傳至腺體和軀體肌肉;中間神經元將神經元彼此連接起來。
4、對旁觀者干預現象的研究發現,有不采取行動的他人在場,人們在危機時刻往往不會出手相助。這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了責任分散(感到個人行動的責任減小)的結果。
5、攻擊,指意在傷害別人或生命體的言語或軀體行為。不同文化、不同種屬的動物中,雄性的攻擊性總是顯得比雌性的強。
6、心理動力學和進化論心理學家認為攻擊性根源于生物屬性。神經系統有組織、分層次地對攻擊性實施控制,其中杏仁核和下丘腦起了主導作用。攻擊性還特別受激素,尤其是睪丸激素的控制。認知-行為觀點則把攻擊行為解釋為社會學習和獎懲的結果。
7、從眾,是人們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行為一適合同伴或團隊的標準的過程。Asch的研究顯示,當面對一組人具有一致的意見,哪怕意見明顯錯誤,相當數量的人也會順從一致。從眾,是認知的需要,也是追求或規避獎懲的需要。在農業社會,人口密集,從眾現象更多,在那里,獨立是一種對適應不利的個性。
8、思維、情感和行為等一切心理過程的生理基礎是由數十億的神經細胞的放電提供的。神經元,或者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構成單位。
9、神經系統分為兩大系統:中樞神經系統(CNS)和外周神經系統(PNS)。
10、利他,指行為方式對他人有所幫助,自己沒有明顯的收獲,或者還有潛在的損失。哲學家心理學家在是否有真正的利他行為上存在分歧。利他行為可能是自私和非自私動機的混合物。
11、神經元之間并不直接相連,中間存在小空隙,稱為突觸。神經沖動傳導過程中,突觸發生為復雜的生理化學反應。
12、內分泌系統是一類無導管的腺體,它們通過分泌激素來控制各種軀體功能。通過血液傳送身的信息,內分泌系統是對神經系統細胞對細胞通訊的一種補充。
13、外周神經系統由向中樞神經系統傳送或接受信息的神經元組成。外周神經系統可分為兩類:軀體神經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軀體神經系統由從皮膚、肌肉以及其它象眼睛等部位上的感受體接受信息的感覺神經元和指導骨骼肌行動的運動神經元構成。自主神經系統控制象心跳、消化系統工作、呼吸等基本生命過程,它由兩部分構成:交感神經系統(面對威脅做反應時激活)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使軀體復原,以保持軀體的能源)。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心理學筆記框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