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2019年考研政治大綱暫未發布,2019年考研大綱公布時間為2019年9月15日,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考研政治常見的必考短語到底蘊含那些馬原哲理?(四)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31、盲人騎瞎馬
解析:這個成語比喻離開正確理論指導的實踐,是一種盲目的實踐。因為正確的理論是對客觀事物 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因而它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32、欲速則不達
解析:這個成語體現的哲學原理有:①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沒有量變作 準備,就不會有質變發生。因此要重視量的積累;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3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解析:這個成語說明了人的能動作用受客觀條件制約。
34、知人知面要知心
解析:這個成語比喻感性認識需要上升到理性認識。因為感性認識只是對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認識, 只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才是對事物內在的本質的認識。
35、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解析:這個成語體現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兩點論、兩分法。又如,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等同屬此類。
36、攻其一點,不及其余。
解析:這個成語違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種片面觀點看問題,搞一點論,否定兩分法。又
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等同屬此類。
37、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解析:這個成語說明同一事物,由于個人的知識結構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張《清明上河 圖》,畫家是從美學角度看的,經濟學家是從經濟發展角度看,史學家則是從社會歷史角度看的。
38、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解析:這個成語說明物質和運動是密不可分。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離不開運動;物質是運 動的載體,運動也離不開物質。
39、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
解析:這個諺語體現了唯物辯證法中現象與本質的這一對范疇。
40、天災不由人,抗災不由天。
解析:這個諺語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它堅持規律客觀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統一。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常見的必考短語到底蘊含那些馬原哲理?(四)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