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網上報名時間為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預報名時間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思修與法基高頻考點梳理:理想信念的實現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一)立志高遠與始于足下
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墨子說“志不強者智不達”;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這里的“志”具有雙重含義:一是對未來目標的向往,二是實現奮斗目標的頑強意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確立理想信念。當代大學生應立志當高遠、立志做大事、立志須躬行。
1、立志當高遠。志向高遠,就是要放開眼界,不滿足于現狀,也不屈服于一時一地的困難與挫折,更不要斤斤計較于個人私利的多少與得失。
2、立志做大事。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立志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真正做到“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在為實現社會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
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關系:
強調個人理想要符合社會理想,不是排斥和抹殺個人理想;社會理想是個人理想的凝聚和升華,代表和反映著人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歸根到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來實現,并具體體現在每個社會成員為實現個人理想而進行的活生生的實踐中。當社會理想同個人理想有矛盾沖突的時候,要做到個人的理想服從于全社會的共同理想。
3、立志須躬行。古人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實現崇高的理想,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平凡的工作做起。
(二)實現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實現是一個過程
一般來說,理想越是高遠,它的實現過程就越復雜,需要的時間就越長。
理想實現的長期性是對人們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驗,對此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任何一種社會政治理想的實現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波折,充滿著艱險和坎坷。在階級社會中,進步階級在實現社會政治理想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反動階級的殘酷鎮壓。所以,要實現理想、創造未來,就必須有戰勝種種艱難險阻的堅定不移的信心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2、正確對待實現理想過程中的順境與逆境
迎高潮而快上,乘順風而勇進,這是身處順境的學問,是善于抓住機遇不斷豐富與完善自己的方式;處低谷而力爭,受磨難而奮進,這是身處逆境的學問,是將壓力變成動力之所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沒有永遠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逆境。因此,當身處順境時,切莫得意忘形,因為順境可能只是一時的,必須做好遇到逆境的準備;當身處逆境時,也勿悲觀失望,只要勇于戰勝逆境,順境就在前面。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對人生的作用都是雙重的,關鍵是怎樣去認識和對待它們,只要善于利用順境,勇于正視逆境和戰勝逆境,遠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三)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1、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是實現理想的思想基礎
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①理想與現實是辨證統一的。
首先,理想和現實存在著對立的一面。理想受現實的規定和制約,不能脫離現實而幻想未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與沖突,屬于“應然”和“實然”的矛盾。如果理想與現實完全等同,理想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其次,理想與現實又是統一的。理想是在對現實認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實是理想的基礎,理想是未來的現實。一方面,現實中包含著理想的因素。在一定條件下,現實必定要轉化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著現實,既包含著現實中必然發展的因素,又包含著由理想轉化為現實的條件;在一定的條件下,理想就可以轉化成為未來的現實。脫離現實而談理想,理想就會成為空想。
②理想與現實的兩種認識偏向:一是用理想來否定現實;二是用現實來否定理想;出現這些認識誤區的原因,從思想方法上講,是由于不能正確地看待和處理理想與現實的辯證統一關系。
2、堅定的信念是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僅有美好的愿望是遠遠不夠的。追求理想需要有執著的信念。沒有對理想的執著,要想實現宏偉的理想是不可能的。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思修與法基高頻考點梳理:理想信念的實現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