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網上報名時間為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預報名時間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馬原沖刺考點梳理:哲學基本問題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在我們翻開馬原課本的時候,先映入眼簾的知識點就是哲學及哲學基本問題。這個知識點考的概率比較小,但是從知識的性角度出發,我們還是應該掌握這個知識點的。而且,通過了解哲學基本問題,我們還可以了解很多其他知識點。
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哲學家在思考這個世界,完成自己的哲學體系的過程中,必定會有意無意的逐漸完成自己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解答。首先解決的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即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是物質還是意識?費爾巴哈在對黑格爾以及基督教的批判的同時,在他聲稱是人創造了神而非神創造了人的瞬間,間接的確定了自己事實上唯物主義者的身份——即使他自己聲稱自己是唯心主義的有神論者。而黑格爾在承認“絕對意志”的那一瞬間,也就承認了自己唯心主義者的身份。笛卡爾在論證“我思故我在”這句名言的時候,也就承認了自己二元論的建立。
如果我們翻閱哲學家的著作,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的哲學家都不會直接發表聲明,聲稱自己屬于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但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一定會在哲學著作中體現,費爾巴哈在后期甚至拒絕使用唯物主義這個詞,稱自己為人本主義,但是仍然不能改變自己唯物主義者的身份。世界本源問題支撐著所有哲學家的理論體系,就像大樓的地基,樹木的根一樣。在這個問題被哲學家們解答以后,他們是不會再輕易修改它的,否則,他們的哲學大廈就會在一瞬間傾塌。這就是為什么世界的本源問題會被稱為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原因。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方面是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我們能不能完全認識這個世界。在我們完成對世界本源的探討后,對于意識和物質是否可以完全同一這一問題上,又有了一個分歧,一部分哲學家遵從古代哲學家的腳步,認為意識可以完全認識物質,另一部分哲學家則開始踏入不可知論和懷疑論的領域。
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的相互聯系是不容割裂的。認識論必須以本體論為前提和出發點,哲學家對世界可知性問題的回答,其確定性的內容是由他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回答所決定的,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從人的認識實際發生過程來說,都只有回答了本體論的問題以后才能回答認識論的問題。即使是那些否定本體論的哲學家,在他們解決認識論問題的基本傾向和態度中,也總是包含著對本體論問題的回答。本體論是認識論的前提和出發點,認識論總是滲透和貫穿著本體論,認識論是不能脫離本體論的。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唯物論者都是可知論者,因為他們認為,作為大自然自身一部分的人,當然天生就有完全認識世界的能力,而大多數唯心主義者都是不可知論者和懷疑論者,因為無論是他人的思維,還是神的旨意,都是超出個人的認知范圍而不可知的,本體論也不可能離開認識論。不僅人們對本體論問題的回答本身就是認識的結果,而且人們之所以提出并回答本體論的問題,其目的也在于解決認識論的問題,為人們觀察、處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關系確立根本的出發點。這就是為什么恩格斯把其納入哲學基本問題中。
這就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以及其兩方面,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3件事:第一,哲學基本問題是討論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第二,哲學基本問題有兩個方面,而并非是兩個問題,第三,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區別并不屬于哲學基本問題。考試的時候別記混了。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毛中特高頻考點梳理:哲學基本問題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