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根據考研政治的考試大綱,一定要把考研政治里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這5本書目細細過一遍,其中的刪改章節一定要加強記憶,考綱增加部分更是要重點復習。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和我國當前的歷史方位?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什么社會主要矛盾會發生變化??
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了科學表述:“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
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依據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這說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來的“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發生了新的階段性變化。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髙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這說明,人民群眾對于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層次更高、內容范圍更廣,出現了階段性的新特征。
三是影響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發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發展不平衡,制約了全國發展水平提升。發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區、一些領域、一些方面還存在發展不足的問題,發展的任務仍然很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表現在很多方面。這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相互掣肘,帶來很多社會矛盾和問題,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制約我國發展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根源。
2.如何認識我國當前的歷史方位?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和我國當前的歷史方位?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