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把《沖刺考點必背》“史綱“”選擇題部分過一遍,你做選擇題錯的就少了,不信試試!今天文都考研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一天背完《毛中特》“毛澤東思想”部分那些經典的考點的知識點,如有需要及時加入陜西文都19考研交流群。
【經典總結】 數字記憶法,考研單選題最喜歡從NO1中出題,現把《毛中特》部分N01,給大家總結一下!
No.1
1.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
2.黨的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在總綱中確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指針。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驗的基礎上,初步回答了建設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問題即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形成了鄧小平理論。
4.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國內外形勢和黨的歷史方位的變化,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如何建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5.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
6.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系統地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集中群眾的智慧,把群眾的力量組織起來,戰勝種種困難,創造種種奇跡,它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
7.20世紀上半葉,帝國主義戰爭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主題,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實踐基礎。
8.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實事求是。
9.新民主主義理論是反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客觀規律的完備的理論形態,是毛澤東思想達到成熟的主要標志。
10.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規定了是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的原則。
11.毛澤東特別注意從思想上建黨,提出黨員不但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經常注意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
12.中國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最基本的動力。無產階級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程中,最早出現的一個新的社會階級。它不但是伴隨著中國民族工業的產生、發展而產生,而且是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直接經營的企業而產生。中國無產階級是新的社會生產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
13.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其中的貧農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而中農是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軍。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質上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革命,中國革命戰爭實質上就是黨領導下的農民戰爭。
14.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
15.區別新舊兩種不同范疇的民主主義革命,根本標志是革命的領導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
16.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是具有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雙重性質的事件。
17.保護民族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極具特色的一項內容。
18.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先后經歷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統一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處理好與資產階級的關系。
19.中國共產黨要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必須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
20.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原則,是保持人民軍隊無產階級性質和建軍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澤東建軍思想的核心。
21.建立一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強大的革命武裝,是保證領導權的堅強支柱;加強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是實現領導權的根本保證。
22.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必須處理好土地革命、武裝斗爭、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三者關系。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主要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依托,三者密不可分。
23.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國體決定了人民當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一切權力,這是新民主主義國家制度的核心內容和基本準則,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能夠最直接、最全面地體現這一核心內容和準則。
24.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要內容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即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被形象比喻為“一體兩翼”。“一化”是“主體”,“三改”是“兩翼”。
25.1956年底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歷史上長達數千年的階級剝削制度的結束,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26.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27.1956年4月和5月,毛澤東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最高國務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這是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
34.《論十大關系》的報告確定了一個基本方針,就是“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建設服。
35.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論述的第一大關系,即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
36.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毛澤東明確提出要走一條有別于蘇聯的中國工業化道路。提出了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
【今日測試】
(多選題)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決定了三件大事:一是將黨所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向南昌集中,準備起義;二是組織湘、鄂、贛、粵四省的農民,在秋收季節舉行暴動;三是召集中央會議,討論和決定新時期的方針和政策。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八七會議()
A.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
B.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黨必須依靠農民和掌握槍桿子的思想
C.提出了“整頓改編自己的隊伍,糾正過去嚴重的錯誤,而找著新的道路”的任務
D.掀起了全國范圍的大革命高潮
【答案】ABC
【解析】D選項說法錯誤,1925年5月,以五卅運動為起點,掀起了全國范圍的大革命高潮。八七會議已經開始了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并選出了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黨必須依靠農民和掌握槍桿子的思想,強調黨“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會議還提出了“整頓改編自己的隊伍,糾正過去嚴重的錯誤,而找著新的道路”的任務。八七會議開始了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據此,本題選ABC。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一天背完《毛中特》“毛澤東思想”部分那些經典的考點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