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文都考研萬磊老師直擊考研政治的“痛點”和“軟肋”的幾個問題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直擊你“痛點”和“軟肋”的幾個問題——第二季【解讀】
一、馬原部分
(二)政經
1.使用價值和價值誰是商品的本質屬性?
【解讀】價值是商品獨有的本質屬性,使用價值是一切勞動產品的共有屬性。
2.價值是一切勞動產品的共有屬性嗎?
【解讀】不是。如果勞動產品沒有用于交換,那么不是商品,只有使用價值,但不具有價值。
3.決定商品交換比例的是價值還是使用價值?
【解讀】決定商品交換比例的是價值,不是使用價值。
4.為什么“商品的價值在本質上體現了生產者之間一定的社會關系”?
【解讀】因為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體現了人和商品(物)之間的關系;而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體現了商品之間物物交換背后隱藏的買賣雙方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他們在相互認可對方的勞動和勞動成果。
5.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不是兩次勞動?
【解讀】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的兩種屬性,二者統一于勞動者的勞動之中,不是兩次勞動,是同時并存的。
6.勞動是社會財富的唯一源泉嗎?
【解讀】抽象勞動或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
社會財富的源泉有兩個:第一是具體勞動生產的使用價值;第二是自然物質。
7.勞動生產率提高,商品價值是減小還是不變呢?
【解讀】當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確定時,無論勞動生產率如何變化,商品的社會價值量都不變。
對于個別企業來說,當個別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時,個別商品的價值量下降。
8.馬克思為什么把商品轉換成貨幣稱為“商品的驚險的跳躍”?
【解讀】商品轉換成貨幣,是商品的售賣過程,如果成功賣出去,則資本家能夠收回投資,生產繼續;如果不能成功賣出去,則生產過剩,資本家不能收回投資,會破產。所以馬克思把這個過程比作“商品最驚險的跳躍”。
9.如何理解“勞動力商品在使用價值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它的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源泉”?
【解讀】因為資本家買得了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后,在使用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過程中,即讓工人給自己干活的過程中,工人創造出了新的價值,這個新價值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勞動力價值,一部分是剩余價值。可見,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在被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創造新價值,所以說它是價值的源泉。????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文都考研萬磊老師直擊考研政治的“痛點”和“軟肋”的幾個問題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