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這科考點難點,該背的,該記得,都說說自己記住多少了?距離考研就剩下十二來天了,趕緊記,政治史綱相對有邏輯的。政治這塊背誦史綱的唯一一個要求就是千萬不能記混了,一定要靈活運用知識點。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關于考研政治史綱必背考點: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相關內容,請繼續(xù)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
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
1.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是,民國的成立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在反思中認識到要確實改造中國,必須進行一場思想啟蒙運動,以期廓清蒙昧、啟發(fā)理智,使人們從封建思想的束縛中即蒙昧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這個運動后來被稱為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從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開始的。《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成了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2)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
初期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迷信盲從;提倡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禮教;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實行文學革命。
新文化運動提出的基本口號是民主和科學,即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
新文化運動在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的指引下,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認為孔學所提倡的三納五常是“奴隸的道德”,忠孝節(jié)義是“吃人的禮教”。
(3)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以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和與傳統觀念徹底決裂的激烈姿態(tài),對封建專制主義、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喚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國的知識分子尤其是廣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它在社會上掀起的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為外國各種思想流派傳入中國敞開了大門。
(4)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
首先,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批判孔學,是為了給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掃清障礙。但是,由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所以從根本上說,提倡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并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去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其次,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于優(yōu)先的地位。但是,離開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huán)境的革命實踐,僅僅依靠少數人的吶喊,依靠有限的宣傳手段,要根本改造由這種社會環(huán)境產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國民性,是不可能的。
再次,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使用資產階級的方法,影響了這個運動后來的發(fā)展。
2.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1917年俄國爆發(fā)的十月革命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世界性的歷史事件。它推動著中國的先進分子把自己的目光從西方轉向東方,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昭示著人們,資本主義制度并不是永恒的,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群眾一旦覺醒、組織起來,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創(chuàng)造出維護絕大多數人利益的嶄新的社會制度。
十月革命是怎樣推動中國的先進分子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的呢?
第一,十月革命給予中國人的一個啟示是: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誕生的社會主義俄國號召反對帝國主義,并以新的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中國,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國工人、農民和士兵群眾的廣泛發(fā)動并由此贏得勝利的事實,給予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啟示,推動他們去研究這個革命所遵循的主義。
在中國大地上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的,是李大釗。作品《庶民的勝利》《Bolshevism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和階級斗爭理論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
3.五四運動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五四運動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919年5月爆發(fā)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這個運動是在新的時代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下發(fā)生的。
首先,是新的社會力量的成長、壯大。在1914年至1918年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相當迅速的發(fā)展。中國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力量也進一步成長起來。五四運動獲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爭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其次,是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為五四運動準備了最初的群眾隊伍和骨干力量。
再次,是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北京十幾所學校的學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門前集會,隨后
舉行示威游行。他們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和“還我青島”等口號,一致主張拒絕在和約上簽字,要求懲辦北洋軍閥政府的三個親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
(2)五四運動的歷史特點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運動是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發(fā)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為代表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所不具備的一些特點。主要是:
第一,五四運動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
第二,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中國工人階級、學生群眾和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參加到運動中。
第三,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第四,五四運動發(fā)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后,發(fā)生在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五四運動具備了上述新的歷史特點,成為了中國革命的新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開端。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史綱必背考點: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