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這科考點難點,該背的,該記得,都說說自己記住多少了?距離考研就剩下二十來天了,趕緊記,政治史綱相對有邏輯的。政治這塊背誦史綱的唯一一個要求就是千萬不能記混了,一定要靈活運用知識點。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關于考研政治史綱必背考點: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
1.工業化的任務和發展道路
(1)提出國家工業化的任務。進行經濟建設,首先要把中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變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實現國建的工業化。
(2)選擇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2.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布《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斗爭——關于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對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作了完整表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黨在這個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當時,對這條總路線的內容有過一種通俗的解釋:“好比一只鳥,它要有一個主體,這就是發展社會主義工業;它又要有一雙翅膀,這就是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就是說,主要任務是實現國家工業化,而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就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全面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3.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和條件
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以后,之所以要著力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因為具備了以下條件:
第一,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
第二,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發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起飛的基礎。
第三,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一個必要條件。
第四,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
考點3.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1.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
社會主義改造時圍繞著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任務進行,黨和政府采取的實際步驟總是力求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以便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農業、手工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
(1)農業合作化任務的提出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發了《關于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草案指出,中國農民在土改基礎上所發揚起來的生產積極性,集中地表現在兩種積極性上,即個體經濟的積極性和勞動互助的積極性。黨不能忽視和粗暴地挫傷農民個體經濟的積極性,但是要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則,發展農民勞動互助的積極性。
(2)農業合作化的基本方針
中共中央在1953年12月通過的《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總結互助合作運動的經驗,概括引導農民走向社會主義的幾種過渡性經濟組織形式。
第一是互助組,這具有社會主義的萌芽;
第二是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農具私有的基礎上土地入股、統一經營,有較多的公共財產,實行土地分紅和按勞分配相結合的原則,這具有半社會主義的性質;
第三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將土地及其他主要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統一經營、集體勞動,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這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
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基本原則和方針是,在中國的條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機械化的道路。實行積極發展、穩步前進、逐步過渡的方針;農業互助合作的發展,要堅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則,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廣的方法,在實現農業合作化以后,國家應努力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發展農業經濟。
(3)手工業合作化
1.方針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
2.組織形式:手工業合作化的組織形式,是由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3.步驟:從供銷人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生產改造。到1956年底,參加合作社的手工業人員已占全體手工業人員的91.7%。手工業的合作化也基本完成了。
3.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贖買政策的實施
對資本主義工商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并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贖買政策。由于民族資產階級在社會主義時期仍然具有兩面性。他們既有剝削工人取得利潤的一面,又有擁護憲法、愿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面。采取這樣的政策,既可以在一定時期利用資本主義工商業在增加產品供應、擴大商品流通、維持工人就業、為國家提供稅收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又有利于爭取民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并減少他們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阻力。
《資本主義工業中公私關系問題》提出國家資本主義是我們利用和限制工業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是我們改造資本主義工業使它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主要形式。
新中國成立初期,著重發展的是加工訂貨、經銷代銷等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公私合營。
企業利潤采取“四馬分肥”的辦法,即分為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工人福利費、股金紅利四個部分。后期采取定股定息。
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及其意義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這表明我國已經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得到了全面的確立。
黨創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實現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2007年召開的中共十七大強調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史綱必背考點: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