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這科考點難點,該背的,該記得,都說說自己記住多少了?距離考研就剩下二十來天了,趕緊記,政治史綱相對有邏輯的。政治這塊背誦史綱的唯一一個要求就是千萬不能記混了,一定要靈活運用知識點。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關于考研政治史綱必背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跨世紀發展
1.鄧小平南方談話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先后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重要談話。主要內容有:
第一,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的提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聯系起來,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突破,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第二,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本質論,=是突出’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二是突出了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
第三,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論斷。
第四,提出判斷改革開放和各項工作成敗得失的“三個有利于”標準。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五,強調加強黨的建設。主要是防止“左”。
第六,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和前途。
2.中共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江澤民作的《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的報告和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
第一,大會做出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就是明確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
第二,大會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3.中共十五大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提出跨世紀發展戰略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十五大主要有三項內容:
第一,抓住機遇,開拓進取。
第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三,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4.推動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
1998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推動解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
5.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993年,江澤民訪問美國同美國總統會談時,明確提出了我們處理這個問題的三條原則:一是關貿總協定是一個國際性組織,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參加是不完整的;二是中國要參加,毫無疑問是作為發展中國家參加;三是中國加入這個組織,其權利和義務一定要平衡。
加入世貿組織后,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6.“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新的世情、國情和黨情條件下,圍繞解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是圍繞“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而展開的。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內容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在充滿希望和挑戰的21世紀“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課題以及一系列關系國家、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執政為民。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史綱必背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