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研的同學們,如果你能輕松做對近期模擬試題中的題型,說明你基礎知識掌握的很牢固并且有良好的推理能力,2019考研不用太多擔心選擇題,只要堅持住,最后20天,選擇題一定可以搞定高分,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考研政治蔣中挺每日測試:改革開放40周年分析題預測的知識點,如有需要及時加入陜西文都19考研交流群。
【2019考研20天20題之一】
1.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1月13日,...參觀了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強調指出....
(略)
材料2
...指出:“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略)
請回答:
(1)“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如何實現偉大的轉折的?
(2)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體制上進行了那些改革創新才帶來了上述變化的?
【每日測試】
(單選題)1...指出香港澳門的立身之本是()
A.堅持一個中國
B.發展
C.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
D.改革
答案B,解析好好看圖片,大綱原文。
【答案要點】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斷然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指導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會后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以這次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2)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濟體制的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逐漸推廣開來,此后,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提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隨后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目標,提出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新階段,由此打開了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改為“決定性作用”,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認識的深化,是理論和實踐上的重大推進。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蔣中挺每日測試:改革開放40周年分析題預測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