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家憲法日”,12月4日,1982年12月4日,82憲法正式施行。分析題材料走一個,趕緊馬起來!各位考研的同學們,如果你能輕松做對近期模擬試題中的題型,說明你基礎知識掌握的很牢固并且有良好的推理能力,2019考研不用太多擔心選擇題,只要堅持住,最后20天,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關于考研政治蔣中挺每日測試:鄉村振興戰略的知識點,如有需要及時加入陜西文都19考研交流群。
【20天20題之四】
1.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78年11月,被饑餓所迫的小崗村18戶農民冒著被判“現行反革命”的風險,按下了18個手印,搞起了“大包干”,解決了溫飽問題,掀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從此,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命名的中國農村改革熱潮迅速蔓延全車,給中國農村帶來了舉世公認的變化。實踐證明,“大包干”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一年越過溫飽線,三十年末進富裕門。”近年來,小崗村和我國中西總的多數農村一樣,面臨著溫飽過后的發展瓶頸。敢為人先的小崗人再次摸索發展的新路子,他們把昔日分到各戶的田地部分進行“土地流轉”,掀起了第二次農村改革的熱潮。
2016年4月25日,....視察小崗村時指出,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
材料2
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2月4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文件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文件從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推進鄉村綠色發展、繁榮興盛農村文化、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等方面進行安排部署。
文件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文件確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文件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講意義、定思路、定任務、定政策、提要求。”中央農辦主任韓俊說,“文件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是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
材料3
2018年9月25日,在首個農民豐收節到來時候,《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這些話說到農民心坎里了”…...①農村要發展,根本要依靠億萬農民。②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③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④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習近平的這些話,說到農民心坎里了!
請回答:
(1)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如何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的?
?。?)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夯實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
【每日測試】
?。ǘ噙x題)1.1949年1月22日,李濟深、沈鈞儒等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和著名的無黨派民主人士55人聯合發表《對時局的意見》,一致認定中共提出的關于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符合于全國人民大眾的要求”,懇切表示“愿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共策進行,以期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獨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國之早日實現”。這個政治聲明表明,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自愿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決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擁護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國。同年春,毛澤東在同有關人士談話時提出,民主黨派應“積極參政,共同建設新中國”。民主黨派參加新政協并將在新中國參政()
A.標志著民主黨派地位的根本變化
B.它們不再是舊中國反動政權下的在野黨,而成為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參加者
C.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
D.標志著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籌備工作勝利完成
【答案】ABC
【解析】1949年1月22日,李濟深、沈鈞儒等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和著名的無黨派民主人士55人聯合發表《對時局的意見》,一致認定中共提出的關于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符合于全國人民大眾的要求”,懇切表示“愿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共策進行,以期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獨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國之早日實現”。這個政治聲明表明,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決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擁護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國。同年春,毛澤東在同有關人士談話時提出,民主黨派應“積極參政,共同建設新中國”。民主黨派參加新政協并將在新中國參政,標志著民主黨派地位的根本變化。它們不再是舊中國反動政權下的在野黨,而成為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參加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共產黨一道擔負起管理國家和建設國家的歷史重任。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絕大多數人,經過實踐的教育,確認了中國共產黨關于通過建立人民共和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政治主張的正確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據此,ABC可入選。D選項排除,因為“新政協召開及其相關工作結束”,才標志著“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籌備工作勝利完成”。
參考答案
?。?)我國的改革從經濟體制的改革著手,經濟體制的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的進展。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要保障基層干部和農民因時因地制宜的自主權,發揮其主動性。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動下,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逐漸推廣開來。在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將農民家庭承包經營的積極性和集體經濟的優越性結合起來,因而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近年來我國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窮實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之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立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蔣中挺每日測試: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庳熉暶鳎罕菊舅峁┑膬热菥鶃碓从诰W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