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復試中筆試不是太難,只要初試后不放松,繼續再復習一些專業知識,就不成問題。而面試時回答問題的原則是要回顧本科期間的課題,要如實回答。接下來我們看看考研復試實戰攻略:管理類面試問題該如何回答?的文章,一起來看一下吧,如有需要及時加入陜西文都20考研交流群, 陜西文都考研網持續為您提供考研所需的相關指導信息。
第十二招:課題、實驗細梳理
傳授嘉賓:小劉
所報院校:浙江大學
所報專業: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
復試情景再現:
浙江大學的復試,導師非常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包括本科期間發表論文及實驗設計等科研成果。
浙江大學的復試基本分為筆試和面試,側重考查本學科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綜合能力、外語綜合能力。
筆試:兩個小時內完成試卷上五大道題。在這兩個小時內,將會被叫去面試,面試十幾分鐘后,回來繼續筆試。筆試主要考的是英語,通信原理和數字信號處理。
面試:讓我讀一篇有關專業的英語文章,說出大意。之后導師圍繞我本科期間曾作過的項目發問(包括專題設計、實驗項目、畢業設計),后針對我所回答的情況再一一細問,在我做過的實驗中提一兩個問題,譬如做這個項目,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
現身說法:
考生復試前要對本科所做過的課題做一個梳理,包括平時論文、實驗、畢業設計、專題設計都要再溫習一下。一般來說,復試中筆試不是太難,只要初試后不放松,繼續再復習一些專業知識,就不成問題。而面試時回答問題的原則是要回顧本科期間的課題,要如實回答。
第十三招:敢于開口say English
傳授嘉賓:王同學
所報專業:作物學專業
所報院校:吉林大學
復試情景再現:
1.復試老師:博士生導師王慶鈺教授、碩士生導師崔金虎教授、碩士生導師都興林。
2.復試問題:
崔老師問:Can you briefly introduce yourself and give me some reasons for why you choice our university?
答:First,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to you. (又補I am glad to meet you) My name is XXX. I come from Taiyuan, the capital of Shanxi Province. I have been studying in the forestry department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nce 2001. I am open-minded, quick in thought and very fond of history. In my spare time, I have broad interests like all the other young people, frequently I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 by making comments in the forum on line. I always believe that one will easily lag behind unless he keeps on learning.
The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universities in the Shenyang province, it has massive academically environment. It develops into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ith efforts of generations, more and more people focus on it. At the time, it takes the lead among the universities with nic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here are teaching research experimental bases, for example, the computer center, analyzing-test center, modern education technical center and so on. Moreover, it owns many well-known professors. I am interested in all. So I hope I can enter this university. That’s all, 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
現身說法:
可取之處:盡管我在英語口語表達上并沒有做到優秀,但是在考場中我沒有犯沉默這一大忌,而是盡自己大的能力去與老師溝通,讓老師明白盡管現在的我不是優秀的,但是我敢于去表達。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讓老師對我純正的口語發音留下印象,所以后還是拿到了公費。一切事在人為。
不足之處:沒有表達出我在林學這一方面的優勢,這是大的缺點,在將近五分鐘的表達過程中沒有提到一個專業術語。
管理學類
第十四招:老師提問聽清楚
傳授嘉賓:賈同學
所報專業:市場營銷專業
所報院校:上海財經大學
復試情景再現:
1.復試老師:陳信康教授,晁綱令教授。
2.復試問題:
陳老師:現代市場營銷方法的變化主要是什么?
答:1、網絡營銷。網絡營銷是企業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絡開展營銷活動的一種方法,包括網絡調研、網絡促銷、網絡分銷、網絡服務等;2、定制營銷。定制營銷是指企業在營銷活動中,把每一個顧客都視為一個潛在的細分市場,針對每個消費者與眾不同的個性化需求,為其“單獨設計、量身定做”產品,從而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要的一種營銷模式。3、事件營銷。事件營銷是通過或借助某一有重要影響的事件來強化營銷、擴大市場的方法。開展事件營銷的前提是充分抓好和利用某一有影響的事件,并把它與企業營銷有機地結合起來。4、互動營銷。互動營銷是企業針對消費者的個性需求,通過各種溝通技術與手段,把消費者當作伙伴與之充分互動,讓他們參與到產品的設計、改進、生產等活動中,建立起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以上是我個人認為的近一段時間我們經常談論到的營銷方法。
現身說法:
可取之處:條理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答的是什么;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也很扎實,但整個氛圍不太融洽,有些過于僵硬。
不足之處:對老師提問題審題不清楚,因為老師問的是變化主要是什么,而我只是簡單地羅列出了目前一些較新的營銷方法,卻沒有論及這些新方法與舊方法之間的區別是什么。另外,這些新方法是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實際上已經有一些方法過時了,總的來說,我還是對前沿知識把握得不太好。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本專業的前沿與熱點問題,以備復試老師考查。
第十五招:主動溝通不怯場
傳授嘉賓:劉同學
所考院校:北京師范大學
所考專業:行政管理專業
復試情景再現:
第一個問題是考專業知識的,老師首先問我有沒有聽過“委托代理制”這一術語,我說聽過,然后她讓我來談一下這一制度到底是指什么?
我是從經濟學專業跨考過來的,當時有點蒙,就用經濟學專業的知識回答了這個概念。
當時老師提醒我:你理解得很對,但這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該問題,如果從公共管理導論的角度來看呢?我一聽就明白自己答非所問了,馬上表明自己是跨專業的,所以在專業知識這方面還有所欠缺,利用這段時間又快速的在腦海里搜索,終于想起這是公共管理學中一個較經典學派的理論,就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概念復述了一下。
后老師提了一個專業英語的問題,我當時沒聽懂。但我并沒有放棄,因為在考場上不能緘默,所以我就試著去和老師溝通,想讓他知道我沒有聽明白他的問題。在座的三位老師都很體諒我,他們沒有再談專業知識,反而是用英語問了一些我自身情況。記得當時我的回答讓老師們一陣爆笑,我用英語說,我認為我的經濟學應該比公共管理導論考得更好,因為我是學經濟的呀(經濟學103,公共管理導論114)。老師之間還互相調侃說,你看吧,學生對你的評分有不同的意見了。后我在老師的笑聲中走出了辦公室。
現身說法:
就我自身而言,復試中唯一可取的地方就是沒有因為怯場而不說話。面試時即使你說錯了也沒有關系,至少你敢說,這就有可塑性。雖然我沒有聽懂老師提問的英語問題,但我至少在和老師溝通過程中展示了我的英語水平。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接到復試通知時,就應該注意加強自己在口頭表達方面的訓練;跨專業的考生要訓練如何用英語表達專業術語。
第十六招:經驗教訓多吸取
傳授嘉賓:王同學
所報院校:浙江大學
所報專業:企業管理專業
復試情景再現:
面試時有五位老師,一位做記錄的學生,加上參加面試的考生,一共七個人,圍著一個橢圓形的會議桌。一開始是英文的自我介紹,時間為一分鐘,然后是翻譯管理方面的英文文章。先讀兩分鐘,讀到哪里算哪里,然后翻譯成中文,也是兩分鐘的時間。英文中有一些長句子,當時感覺還是比較難的,不過這樣的場合,大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
接著就是老師用中文提問,一共提了三個問題:
問題一:你為什么要考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
由于沒有準備,所以回答得很差。
問題二:你是怎么復習管理學這門課的?你對哪個方向比較感興趣?為什么?讀過什么書?
我的答案竟然是什么書都沒讀過。
問題三:學過統計學方面的軟件嗎?如果被錄取,畢業以后有什么打算?還問了畢業論文的問題。
我當時對畢業論文還沒有任何思路。而且其他問題在開始前沒有認真準備,面試有點緊張也答出什么問題。
現身說法:
面試我只得了40多分,幸虧統考分數比較高,勉強進入浙大。我可以算是面試的反面教材吧。其實老師問我的問題并不難,都是很常見的,主要是因為我準備不充分,白白丟了很多分。所以我建議大家初試之后千萬不要懈怠,要多向師兄、師姐們詢問復試情況,吸取過來人的經驗教訓。
第十七招:有備也要有創新
傳授嘉賓:李同學
所考院校:華東師范大學
所報專業:社會保障專業
復試情況:
1.復試老師:陳映芳教授、吳鵬森教授、文軍副教授。
2.復試問題:
陳老師問:現今很多人都在說“農民工”這個詞,你怎么理解它所包含的內容?
答:所謂的“農民工”是指在不辦理法定的戶口遷移手續的條件下,農村人口跨地域的流動,這是準農村人口的流動形式,即在流動者的常駐地不變的情況下,其實際駐地從農村流入城市或其他經濟發達地區。農民工是中國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一個新群體,是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和戶籍制度的產物。
問:為什么說“農民工”是個特殊的群體,它的特殊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其實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的特殊性,首先它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即戶籍制度規定下的農民,在家承包有集體的耕地;其次才是表示一種職業,即城市中事實上的工人。北京大學的孫立平教授認為,農民工是一群“無法定位的邊緣人”,他說:“外國人也許永遠搞不清楚,‘農民工’這樣一個相互矛盾的名詞究竟指的是什么,事實上這個名詞是一種社會身份和職業的結合——‘農民’表明的是他們的身份,‘工’則表明他們的職業。”
現身說法:
可取之處:回答的比較專業、流暢。因為之前寫過一篇論文,正好就是關注農民工的,所以有種輕車熟路的感覺。所以說,老師們有時特別關注時事的問題,尤其對是本專業考研的學生,老師問的都會專業一些,這就要靠平時的積累。
不足之處:回答的比較生硬而且有準備之嫌。有時候準備過了頭也不好。有的導師更喜歡創新的學生,有的導師喜歡扎實的學生,所以先了解一下導師的性格很有必要。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考研復試實戰攻略:管理類面試問題該如何回答?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