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高校的招生簡章逐漸發布,越來越多的學校揭開了今年招生的神秘面紗,就小編了解到的,每年會有一部分考生在報考學校的時候,還會猶豫不定,或者是對自己的定位不夠清晰,所以導致準備的很好,但是依然沒有考上的情況,那么如何做好報考院校的規劃呢?下面就有文都老師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幾組概念:
學碩與專碩
1.學碩三年,專碩兩年。
2.學碩考英語一,專碩考英語二,英語二比英語一略簡單。
3.學碩可以保送博士,專碩必須參加博士生考試。
4.找工作學碩和專碩沒有任何區別,不存在任何歧視,工資水平一樣。
5.近兩年趨勢,報專碩的人數已經超越學碩。
6.不要誤以為專碩不用做實驗,不用做課題,和學碩各個方面是一樣的。
國家線、985自主劃線以及學院線
1.國家線:最基本的線。
如果考生成績有一門單科分數或者總分不過國家線,那么意味著此次考研失敗,也就沒有機會調劑。但是,如果報考A類地區的考生單科分數或者總分沒過A地區的分數線,但是超過B類地區的國家線,就有機會參加B類地區招生單位的調劑。什么是B類地區,西藏新疆青海……..
舉例說明:
假如我2016年考研考經濟學。
情況一:總分320。 不過線!無法參加調劑!
情況二:總分330,英語30。英語單科不過線!無法參加調劑!
2.985高校自主劃線:985高校自己劃的線。
舉例說明:
假如2016年考北京大學的經濟學,北京大學自主劃線380分。
情況一:總分370。不過自主劃線,無法參加北京大學的復試,但是過了國家線,可以參加調劑!
3.學院線:又稱復試線
即便你國家線過了,985自主劃線過了,你也不一定能參加復試。
因為可能還有復試線,這個線不是學校劃的,是你報考專業的學院私自劃的。
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復試線呢?
舉例說明:上海大學(211非985)的經濟學招60人,學院擬定參加復試的人數最多是招收人數的120%,算下來是72人。但是如果按照國家線算的話,當年過國家線的有200人,學院不可能讓這200人都參加復試吧?學院這邊只能另擬定標準,篩選一部分人,最終穩定在72人左右。
比如:英語65分以上的有資格參加復試。
報錄比
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之比
招生人數
招生人數=考研錄取人數+推免生
了解了以上信息后,我們就要開始為挑選學校做準備工作了
1.評估你的數學成績或者大學是否學習數學?
2.評估你的英語成績,四級六級英語是否考過?
3.評估你的復習時間。
是可以保證全天復習?還是需要上課與復習兼顧?還是處于工作狀態?
4.評估你想報考學校所在的城市。
北上廣一線城市?優秀二線城市?離家近的城市?還是無所謂?
5.評估未來想去工作的城市。
6.評估未來想從事的職業:科研人員?事業編制人員?企業員工?自主創業?
7.考慮研究生期間或者博士期間是否利用學校平臺出國?
8.考慮自己能不能接受考研二戰?
9.考慮初試分數線沒過,愿意接受調劑么,調劑學校多為邊遠地區。
小編建議:
1.如果數學基礎不錯,此條跳過。
如果數學底子差,建議挑選3所不同檔次的學習,但是這三所學校所考的專業課相同,擼起袖子加油干,10月份報名做幾套模擬卷,檢驗數學水平,是哪個水平就報考相應的院校。
2.英語同數學建議
3.處于工作狀態,又是一戰考研,建議你最高不要超過211院校,盡管你再有毅力,時間是硬傷!
4.一線城市,機會多,資源多,開闊眼界。二線城市其次。
一線城市中,選擇985,211高校考生,北上廣任你挑。選擇普通一本,二本考生,推薦廣州,廣州有幾個不錯的普通一本,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大學,深圳大學(在深圳)。
5.建議報考你未來工作城市所在的學校。
6.想從事科研人員工作,請你選擇學碩;想考公務員,想進企業,專碩足以;
7.想利用學校平臺出國,盡可能的報考985高校,哪怕是末流985。
另外還有另一個渠道,分數也不高,就是科研所。
8.如果能接受二戰,目標學校標準可以高一些。
9.如果愿意接受調劑,目標學校標準也可高一些。
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定目標分數了。
有人喜歡看報錄比,有人喜歡看招生人數。
正確的做法是:看去年被錄取考生們的初試分數,加起來取平均值,即為你的目標分數。
為什么呢?
舉個例子,
上海大學金融學專業招40人,進入復試的大約有55人,復試分數線為330分,
報錄比1600:40,問,這所學校可以報考么?
1.有人看見報錄比1600:40,立馬慌張了,有1600人報考,只錄取40人。但是我想說的是,這里面至少有1000人是打醬油的,400人學著學著就放棄考研了,真正的對手只有200人,這200人也至少100人沒過國家線,剩下100人學院再劃一個復試分數線也就剩55人了。
2.是不是目標分數定在330呢?答案不是。
請你換位思考,當你是第50名,只錄取40人,請問你要不要去復試,我想除非你家有關系,或者是本校考生,外校考生這個時候早就開始找調劑了,復試都不會去的。
3.如果去復試的人數42個,那里面肯定有幾個是本校考生,或者和導師有點私人關系。
那么第38名、第39名、第40名,很有可能是傳說中的炮灰。或者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擴招都要了。
4.難道初試排名靠前的一定不會被淘汰么?80%的概率吧,但是這個概率已經很高了!
5.所以,看被錄取考生們的初試平均分數,是你奮斗的目標分數。
確定好了自己的目標院校及目標分數之后,就要開始努力復習了,小編在這里祝福每位考研人都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