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2019考研大綱對比
2020考研大綱和2019考研大綱相比無變化。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考查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教育學原理:約60分。
中國教育史:約30分。
外國教育史:約30分。
教育心理學:約3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6題,每題5分,共30分。
簡答題:4題,每題10分,共40分。
論述題:4題,每題20分,共80分。
三、考點數量和各科目分布
四、各科目特點解析
(一)教育學原理
教育學原理部分在教育學考研中的分值約60分,占到了教育碩士考研333專業課總分150分中的40%,因此它是教育學考研的核心科目。教育學原理的內容比較龐雜,理論化知識多,這就要求考生在復習備考時應以理解為主,在理解基礎上重點記憶。
在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理解書中的定義和理論,并學會用理論來分析現實,因此也要多注意教育實踐的熱點和難點,重視現在教育研究中的熱點和難點。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部分的分值共占60分左右,基本和教育學原理的分值相當。考生在備考教育史的時候要緊緊把握幾個線索: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實踐史。在這三個線索的基礎上可以進行縱向的歷史梳理,也可以進行橫向的中外教育比對。教育思想史的復習,要抓住主要的思想家和主要的思想流派,了解他們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觀點,以及教育思想的傳播、影響和歷史意義。教育制度史指人類教育活動制度化的過程,包括機構史、政策史和立法史。中國制度史要與朝代聯系,外國制度史要與國別聯系。教育實踐史指人類教育活動和現象原生態的發展過程,這部分要主要把握各個時期教育的主要特點和教育活動等。
復習中外教育史一定要細致,尊重歷史,不可含糊,記清楚哪位人物提出了什么觀點,哪個學校類型是哪個時代的,切不可張冠李戴,走馬觀花。除了肯花時間、下功夫,更要注重理解去識記。比如運用臺階圖學習、表格記憶法等高效的學習方法。
(三)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的分值大約在30分左右,雖然不多,但是在復習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尤其要關注所學理論對教育工作的啟示,因為教育心理學側重于心理學在教育中的運用。
對于很多跨專業的考生來說教育心理學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包含很多心理學的專業術語,如果沒有一定的積累就很難理解。所以考生要對教育心理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備考時把所復習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的教育實踐中來,這樣有助于理解和記憶。同時,融會貫通教育學原理的知識也是尤為重要,畢竟教育心理學側重于它在實際教育中的運用。
五、復習建議
暑假時期,是復習的關鍵期。尤其是對于應屆生來說,更是黃金時期,此時,沒有忙不完的作業,也沒有接二連三的課和考試。當然啦,對于在職的往屆生來說,雖然在時間方面的安排不如應屆生那般自由和閑散,但是依舊可以充分的利用好碎片時間。畢竟,考研拼的不是時間花費的多少,而是復習效率。否則,又怎么會有“后來者居上”這種成功案例呢?
既然提到強化課,那我們首先強調下我們的課程制定的優勢。我們文都比鄰的強化課,與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課程體系都不一樣,因為,我們的強化課程的課時是最多的,講解的也是最詳細的;市面上很多競爭對手的課程體系都是基礎課課時最多,進而逐級遞減。那我們當初這么設置課程體系的初衷是什么呢?——當然是本著的“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考慮到暑期同樣會有新加入考研的學子們,這些同學由于復習的時間晚于其他同學,而這些同學即使在沒有時間看基礎課視頻的情況下,依舊能通過暑期的強化課程把基礎打扎實。當然,能看基礎課最 好,畢竟這是個錦上添花的事。
關于強化課是使用,分兩個群體來詳細闡述。
?、購幕A課開始學的學生。
這部分學生,在經歷過基礎課、教材精講課之后,到暑期時期的強化課階段,肯定也已經把基礎打扎實了。所以,強化課就是幫助這部分同學掌握“繁、難、偏、細”的知識。此時,跟著強化課復習的同時要做好筆記,并且配備好《阿范題》,一章一章的仔細的做題。此時,做題的目標不是只管對錯,而是要深究出題者背后的用意,摸索并總結出此類題型的答題方法,并且要善于遷移和歸類類似的知識要點。最重要是,一定要準備好錯題集,這能為沖刺階段減少負擔,并且也是高效復習的重要依據。
②從暑期才開始準備的學生。
這部分學生由于復習相對較晚,因此,強化課對于這些學生來說相當于是基礎課。由于這部分學生的整個復習階段只有6個月左右,因此,暑期承擔著巨大的學習任務。暑期能不能用好,幾乎決定著考研能不能順利。當然啦,同學們也不用太過于擔心和焦慮,畢竟教育學這門專業也不同于其他數理類專業需要在高數上花大量的時間。
暑期強化課具有課時多,內容豐富詳實、講解細致的特點,能幫助同學們在短期內了解具體的內容,為后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這部分起步晚的同學們來說,強化課程的重點是幫助同學們搭建框架,引導同學們識別核心考點。最重要的是,它具有極強的普適性,適用于所有教育學的教研學子用來打基礎或者鞏固基礎。
此外,若是想更好的掌握好基礎知識,同學們還應當回歸教材,視頻教材兩手抓,才能幫助大家理解得更深入。在看完教材之后,同學們應當對整個學科知識進行整體的理解和把握,對整個學科的內容做到透徹的了解。此時,先不要急著做題,而應建立學科體系的框架夯實基礎。建立的知識框架要在《教育學考研知識精講》或高教版《教育碩士333教育綜合考試解析》給出的框架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到兩級細化,知識框架不僅可以反映在紙上(手寫稿)還可以用電子稿,這樣能隨時保存還不易丟失。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333教育碩士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