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劃重點:
1、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重點傾向于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傾斜;
2、重點投放專業投放在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
有人說這是利好消息;有人說又擴招研究生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正所謂見仁見智,大家的看問題的立場各有不同而已。
昨晚到現在的手機要爆了,咨詢微信一個接一個,莫慌,考研女神來解答。
研究生擴招,管理類聯考今年國家線走勢如何?
根據目前官宣的文件分析來說,此次擴招屬于小規模。湖南省的文件指出在原有招生基礎上擴招5%的比例。再看教育部的文件中指出了是個別地區(省份),并不是全國性的擴招。同時又明確了傾向性的擴招專業,所以對20年國際線影響甚微。可能你的朋友圈也是高分如云,請你記住愿意曬分的多數都是高分,這是人性的所決定的。
國家線的是按照普遍分數來劃線,不是參照高分數劃線。參照學員們提供的成績作為樣本,按照往年的錄取比例30%選取,分數多集中于170-180。這也和我之前授課時候的預測趨于一致。所以針對20年分數線總分170分的可能性更大。
低分黨飄過的怎么辦?現在應該做什么?
有學可上才是重點!之前在《考研成績不理想,是調劑還是二戰》中也說到了二戰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在有一絲調劑的可能性,絕對要去嘗試。
今年的調劑情況相較于往年會更加的激烈,原因很簡單報考人數新高+疫情影響。疫情期間已然是影響到了部分考生的職業生涯(裁員或者應屆未就業),這部分考生多數會選擇調劑。
而你現在需要積極收集調劑信息,與擬調劑院校的招生辦老師頻繁互動,確認是否有調劑的可能。準備復試所需簡歷,政治及英語的相關內容。調劑操作唯快不破。
擴招會不會影響國家線?
擴招和國家線之間并無直接的聯系,國家線無法給出準確的預測。但國家線是調劑和復試的“底線”。
大家應該在成績出來后參考往年復試情況,然后積極準備復試或者調劑,保證“有學上”才是最主要的。
擴招后研究生學歷含金量打折?
每次一擴招立刻就有人跳出來說研究生的學歷不值錢啦,研究生遍地都是blabla。只能說有些話聽聽就好,別當真!都2020年了,還在信讀書無用論這種調調。
據中國統計局2019年的統計年鑒-分地區按性別、受教育程度的6歲及以上人口的數據顯示研究生學歷占比0.6%。
這個數據怎么來的,按2018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樣本,抽取樣比0.82‰分,全國樣本數為1064195人,其中不區分性別研究生學歷共計6364人。這是最新且權威的官方數據,伙伴們無論在擴招,你都是那個優秀的人。
擴招后研究生就業更難了?
就業難易程度,因人而異。都說這兩年大環境不好機會有限,但是有人照樣升職加薪,拿到名企offer,別再給自己不夠努力找借口了。
都說現在生意難做,其實不是生意越來越難做了,而是專業的人越來越多了,混日子賺錢一去不復返,打鐵還需自身硬。
對應屆生影響大,但對管理聯考類考生影響較小。多數聯考同學都是非全日制學習方式,上學期間是有固定工作單位。畢業后拿著雙證碩士學歷,職場上更是風生水起。跳槽的基本要素是經驗和學歷,而你都具備。
對20考生的影響
第一志愿復試壓線的同學:可能會因此進入復試。成績一般的考生,也增加了復試通過的概率。
對于進入復試的同學來說:擴招意味著自己復試的競爭對手更多,最后自己畢業選擇就業、讀博時所面對的競爭壓力也更大。
對于調劑生來說,未必是好事:考研人數的大幅度增加以及疫情的影響,會增加未就業考研學生走上調劑道路的幾率,因此今年的調劑勢必是一場競爭激烈的大戰。
擴招對21考研有什么影響?
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擴招科目主要集中在理、工、醫、師等專業。結合疫情影響下大量中小企業舉步維艱,就業形勢十分嚴峻,這次研究生擴招大概率推廣至全國范圍。這對于20考研黨不一定是好事,畢竟這意味著那些高分的考生現在要面臨著更多的競爭對手,但是對于21考研的各位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重大利好關系。
1、擴招名額大部分將由普通一本院校承擔。
競爭激烈的頭部院校反而會承擔較少的擴招名額。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近些年新設立了不少碩士學位點,這些新設立的學位點大部分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二是頭部院校教學資源確實緊張,已經有不少名校不再為專碩考生提供宿舍。同時,大樓容易新建,大師難以增加。
2、今年擴招的名額大部分將得到保留。
據說擴招專業將會集中在理工醫師等國家緊缺的方向,這些專業所培養的人才都是我國目前所需要的,同時每年研究生報名人數又瘋漲,所以我推測今年擴招的名額大概率得到保留,如果咱們同學誰想考的專業今年擴招了,你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將比小很多。
3、今年會憑空多出大量的調劑名額,這會動搖一些報考名校但是成績不理想的20考研黨再戰的決心。
相當一部分20高分落榜群體將得以成功調劑,也就是說,相比以前的考研人,咱們21的同學少了很多強勁的競爭對手啊!所以,即使志在名校的21同學也減少了不少競爭壓力。
21年考生報考院校專業如何選?
跳槽跳的是公司是職級。除非你準備MBA/MEM/MPA畢業后去創業,那另當別論。所以在報考院校和專業的時候,需要結合你現在的工作及未來的規劃出發。舉個栗子,你在互聯網行業從事技術崗位。礙于年紀逐步接近中年,那你更適合的必然是MEM專業下的IT項目管理及互聯網產品管理方向或者信息管理、智能管理等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