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場全方位的比拼——拼信息、拼效率、拼時長,連睡眠時間都是無數考研人所關注的。睡眠時間短學習效率就會低下,睡眠時間長就會擠占學習時間。那么如何平衡睡眠與學習的關系就成了很多考研同學十分關心的話題。
01
考研人一般睡多久?
@RAE
睡覺時間是00:00-6:00,也就睡六個小時,但上午復習會困,就趴在桌子上睡二十分鐘,中午會午休,睡半個小時至四十分鐘。中午睡不著也是正常的,睡不著瞇二十分鐘也是可以休息的。
@裝安靜的小可愛
考研期間我最后悔的就是沒有良好作息,經常睡眠不夠,用時間去彌補效率低的問題是非常不明智的,盡管最后還是僥幸上岸。所以按照自己能夠接受的作息時間,提高白天學習的效率。在白天清醒的情況下,盡量完成任務。如果之前有午休的習慣,建議午休,在桌子上趴個20到30分鐘就會非常有精神了。切記不要和別人比學習時間長短,重點放在自己學習計劃和目標上。
@清風
這個不是很固定,根據學習進度和上課情況吧。一般是早晨7.20-8.20起床,第二天早晨有課就早起,沒課就晚起!中午一般保證1個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有課另說!晚上一般11點到12點之間吧,我們大學是11.40熄燈!考研考的是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不是枯坐板凳靠比拼時間!三個小時低效率學習,不如一個小時高效學習!
02
90分鐘睡眠周期更科學
8小時其實是人均睡眠時間,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一味強調睡眠時長,只會帶來睡眠焦慮。
那我們怎么評估睡眠質量呢?比較公認的科學的解釋是看睡了幾個睡眠周期。一個睡眠周期大約是90分鐘,在這個時間段里,我們會經歷淺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動期幾個階段。
成人一般的每晚需要的睡眠周期是4到6個,其中以5個睡眠周期居多,也就是需要7.5個小時,但有些人可能6個小時就夠了,還有些人需要睡9個小時。
但這是理想的設定,我們不可能每天都做到,事實上也不需要做到這么完美。但因為充分的修復和睡眠,都是按周期走的,建議把睡眠放到一周的時間里來評估,而不是某一天。
假設我們每天需要5個睡眠周期,每周加起來就是35個完整的睡眠周期,但實際當中一周有30~32個周期也比較理想了。一個“沒有睡好的糟糕晚上”沒什么要緊的,我們只要保證不要連續三個晚上缺乏睡眠周期,同時每周至少4天睡夠睡眠周期就可以了。
03
午休快速清醒小竅門
1
站起來走動
站起來在圖書館的走廊里溜達一下,或者蹦跶兩下,讓我們的身體舒展開來,大腦也會跟著清醒。
2
吃點東西
準備一些提神的食品,常見的提神食品有豆類,香蕉,脫脂酸奶,草莓,檸檬,胡蘿卜,洋蔥等富含維生素,酪胺酸等物質的食物,給大腦供氧,補充能量。
3
借助外物
不過敏的情況下,可以用一些清涼油;或者準備一點濃茶和黑咖啡。
4
點一杯奶茶
既能提神又能補充體力。外賣小哥在門口呼叫你,你開開心心地跑過去取外賣,身體和大腦都動起來了,你也就清醒了。
希望今天有關考研睡眠問題的探討可以幫助到同學們合理地看待自己的睡眠時長以及做出科學地睡眠規劃,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大家千萬不要對短暫的休息有什么負罪感,考研看得是效率,我們如果可以勞逸結合、按照自己的節奏、并且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復習的效果可能會事半功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