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個一直在共同復習考研的同學突然被保研了,你會是什么感受?
有同學在后臺說一直和自己并肩作戰的研友突然拿到了保研資格,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她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
如果非得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她的感受,那么“心塞”無疑是最貼切的。
在她看來,這種“心塞”的感受包含幾個方面。
1、她走了,感覺自己失戀了
自己的研友明明開始說好大家要一起努力走下去的,現在突然保研了,自己感到很孤單,因為接下來自己要一個人去復習了,也沒有朋友互相加油鼓勁了,對她來說,這種感覺就好像談了一場很久的戀愛,然后突然被分手了。
2、比起她,自己還要承擔失敗的風險
一旦獲得保研資格,說明基本上讀研就要著落了,而很多沒有保研的同學仍然需要自己去努力,繼續去承擔可能會失敗的風險。明明都是同學,為什么她可以不用再繼續承擔風險,而自己還在苦苦掙扎。
3、從她身上,看見了更多自己的不足
在得知朋友被保研的那一刻才發現她的確很優秀。成績還不錯,參加過很多比賽,拿過很多證書,同時論文也發表過。和朋友比起來,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雖然不是望塵莫及的狀態,但也意味著我和同齡人的差距在進一步擴大。
其實這種落差感是很正常的感受,盡管是好朋友,但是只要是同學,那必然會有比較。
那么什么才是正確合理的心態呢?
祝福她,鼓勵自己,各自繼續努力變得更加優秀!
大部分保研的同學從一開始就對自己的定位有非常清晰的認識,他們和考研的學生一樣,都在努力爭取進入一個更好的平臺,而且在爭取保研的過程中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所以保研的學生有很多地方值得考研學生學習。
也有很多成功保研的同學認為自己不應該保研,雖然降低了很多風險,但是保研的學校遠遠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這種心理也是很正常的。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擁有更好的未來,但有希望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做出選擇,不管別人做了什么選擇,遵循內心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考研數學湯家鳳,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