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劃招生人數
計劃招生人數對于考生來說,可能是最容易獲得的信息,一般會在招生院校的專業目錄里明確說明。它是我們決定要不要報考這所院校的重要指標。往往招生名額越多,被錄取的機會也就越大。
在查找目標院校的招生人數時,一定要特別注意一下“推免生”的人數。大多數院校公布的專業目錄里,計劃招生人數一欄的格式是“計劃招生xx人(含推免)”或者是“計劃招生xx人(推免xx人)”。很多同學可能沒有太在意這一點,其實推免名額是包含在院校計劃招生人數里的,推免人數多的話,意味著統招的人數就會相應減少,這就無形中為我們報考帶來了難度。
我們拿上海財經大學舉例,專業目錄里明確說明:2018會計專碩全日制計劃招生80人(含推免生),這就意味著實際統招人數可能在80人以下。
2、報考人數
報考人數也是一個關鍵信息,從這個數據中可以判斷你的競爭對手有多少。招生人數越多,報考人數也會越多。大部分學校的往屆報考人數是對外公開的,大家可以從官網、學姐學長、招生咨詢電話等途徑查找。雖然只有往屆數據,但這足以讓你大致判斷出今年的報考情況。像央財、上財、人大等熱門院校,報考人數一直是居高不下的,考生選擇時應該理性對待。
3、報錄比
報錄比=錄取人數÷報考人數
而這個數據直接反映出這一專業的火爆程度。很多名校的MPAcc報錄比達到1:10,甚至1:20。
報錄比可以通過三種途徑查詢:
?、倌繕嗽盒5难芯可猩W(部分院校直接是報錄比,部分院校需要自己做道除法);
②善于利用網絡人脈(目標院校考研群、目標院校貼吧、或者同期考研的研友互通有無);
?、蹚哪繕嗽盒5难芯可倬W查到研招辦的聯系電話,電話咨詢。
4、復試分數線
復試線是最直觀的數據,復試線越高,那么考研難度就越大。此外,部分院校的復試線還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查找復試線的時候兩者不要混淆。院校歷年復試分數線可以進入目標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網頁查詢。
5、復錄比
復錄比=錄取人數:參加復試人數。復錄比越小,則參加復試的競爭越大。正常的復錄比應該在1:1.2~1:1.5之間
如果復試比是1:1.5,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5人進入復試,有5位同學就要當炮灰。
6、錄取總成績計算方式
每個學校的初復試成績占錄取成績的比重都不一樣,從30%~70%都有。有的學校復試還有證書、期刊論文等加分項。具體可以看老師最近更新的各大院校復試內容。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職研究生擇校指南,擇校需看這六個數據”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