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結果基本落定了,有不少同學可能差了一點點,所以決定今年繼續二戰,那么其實擇校也是二戰需要考慮的一大因素,是繼續選擇去年的目標院校,還是換一個學校?是想求穩,還是想追求更高的目標?
老師解答:
下面就總結了一下二戰擇校要考慮的因素,給大家做個參考~
1、未來想發展的城市
對于想繼續深造的同學,這一點不是很重要。但是對于研究生畢業后打算就業的同學來說,這一點其實是要考慮的,因為研究生后期找實習時,如果工作地剛好是學校所在城市,會方便很多,也便于自己之后在該地的發展。
還有些同學之前在外省上大學,未來是想回家鄉發展的,那么考研就可以選擇家鄉所在省份的學校,通過讀研熟悉一下新的城市,也便于之后就業。
2、學校的給分/報錄比等
今年大家都知道,個別學校的個別專業課給出了低的出奇的分數,這顯然是不正常的,盡管考研是院校自主命題,但也會存在有的學校格外壓分的情況,所以如果一戰選擇的學校確實有壓分,那建議換一個學校。
像之前提過的,去官網搜集一下分數線,報考人數,推免人數,錄取人數等歷年信息,好好算一下報錄比。
3、題目類型更擅長的學校
如果自己之前的失分點是在于公共課,那么這一點可以忽略,如果是專業課得分較低,那么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不擅長該學校的出題風格,需不需要換一下。
特別是文科的同學,不同學校專業課給的參考書是不一樣的,考查的側重點也不一樣,選擇自己擅長的類型,揚長避短。
4、總體上擇校可以求穩
第一次考研基本上擇校都是按自己喜歡的選,沒有考慮太多,但是二戰的話,一般都是秉持著考上才是王道的態度,相對穩一點的學校,自己更有把握,到時候可能發揮的更好。
雖然我們相信努力的力量,但是擇校也很重要。選擇一個自己夠得著的學校,也不是什么壞事。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戰考研擇校應該堅持原來目標,還是求穩?”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考研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