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距離考研時間越來越近,但許多在職小伙伴們都在吐槽自己的復習進度。我復習的好慢啊!每天都完不成規定的任務!要怎么辦呢?小編這就為大家分析一下進度慢的原因,也為大家準備了解決的方法,希望大家都能自制起來,努力提升進度。
一、為何你總完不成每日任務
1、原因——心態問題
能拖就拖,太陽下山開始著急,任務越來越重,deadline越來越近,惡性循環,自信受挫,身心俱疲,deadline到了,草草應付,日復一日,還錯覺自己全力以赴時效率高到驚人。
這基本上是絕大多數人都有的毛病。你決定開始改變了,但是惰性已養成,改變如抽絲。不要急于求成。
2、如何改變現狀
剛開始的時候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給自己定下適量的任務,完成后及時獎勵,可以是事后給自己買一直很想吃但不常吃的東西,也可以是拜托朋友監督,事先給他一百塊錢,完成了任務經他核實后就把錢拿回來,沒能完成錢就歸他了,這樣會給自己造就一種緊迫感,從而慢慢確定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低,以及對解決問題實際所需時間的判斷能力。
除了心態的原因之外,更多的則是壞習慣的養成,因此提起自律實則就是改掉那些在生活中的壞習慣,讓自己長期處于一個有規劃的生活狀態,那么要想戒掉壞習慣,我們要先明白,為什么壞習慣很難改掉?
二、為何壞習慣很難改掉
1、習慣引力的法則
人的大腦有一種本能,就是維持現狀。因此它會抵抗和阻止變化。我們身上的壞習慣,都是身體機能已經適應和接受的思想或行為模式,一旦你想要打破這個現狀,大腦就會拼命的反抗,想要保護它。
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感覺到不自在,別扭,不舒服。
2、意識與無意識的平衡
人的大腦分為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無意識占其百分之九十五。無意識的使命就是維持現狀,拒絕變化。就算你的意識再想改變,只要無意識沒有接受,你就很難成功。
因此,要想戒掉壞習慣,你要堅持到無意識將它認定為常態的時候才可以。
3、欲望和理性的斗爭
理性和欲望就好比是天平的兩邊,當欲望占上風的時候,理性根本不能與其對抗。
就好比你為了減肥而節食,可是當你看到甜食的時候,你就會想象吃甜食的美好感覺,即便你的理性知道自己不該吃甜食,但也無法抵擋欲望的沖擊,只能乖乖投降。
三、自律的三個原則
1、一次只戒一個壞習慣
建筑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提出過一個重要的理論:“Less is more。”也就是說,少即是多。大部分的人在執行的過程中,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高估自己的執行力和自律能力。
他們往往想一步登天,于是將多個目標全部提上日程,想要在短時間內一次性解決,結果顯而易見,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后就會以失敗告終。
我們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一次只養成一個好習慣,同樣,戒掉壞習慣也是如此。
2、抓住中心點和瓶頸
中心點指的是戒掉壞習慣的有效點。舉個例子。我的壞習慣是每天早上賴床,起不來。我要決心改掉它,從明天開始每天六點起床。可是,每天我依舊起不來,為什么?因為我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找到中心點。
要想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就必須要在前一天早睡。只要睡眠時間夠,到規定的時間時自然就能夠起來了。前一天早睡,保證睡眠時間是戒掉早上起不來這個壞習慣的真正有效點,也就是中心點。
瓶頸指的是集中于中心點時使問題產生的障礙。還是上面的例子,既然前一天早睡是中心點,那么,我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就要觀察,每天是什么事情阻礙我早睡的。那么,這些事情就是我執行過程中的瓶頸。
3、重視過程而不是目標
古川武士提出:“目標的達成是對結果的關注,而習慣的培養則是關注行動和過程。”不知道大家有這樣的體驗沒有?本來執行的挺好,還完成了階段目標,可目標一實現后,反而沒了動力,造成反彈,直接回到“解放前”。
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只關注了目標而沒有重視習慣的養成。
就拿減肥來說,你的目標其實并不是這個月要瘦多少斤,而是將多運動,健康飲食的行為通過不斷的重復上升到無意識行為。
考研亦是如此,我們的目標不是在復習期間看了多少書,做了多少題,而是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在實際做題中運用起來,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真正的自律應該是對欲望的自律,能夠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主動放棄過分的、不切實際的、不合理的各種欲望,即使是短期的偏離,也能及時醒悟過來,回到正途。只要做到了專注,正念,效率會非常的高。因為你專注,成果會比同樣能力但是精力分散的人大很多。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職考研備考進度慢?有什么解決辦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考研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