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備考MBA的同學們來說,大多數都是在職考研居多,但很多考生就有疑問,在職考研到底值不值得?我究竟要不要在職考研?那先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在職考研的優勢和劣勢。
在職考研的優勢和劣勢
好處:
(1)有收入來源
首先,最大的好處就是,你有工作傍身,有收入來源。
(2)時間利用率高
由于是在職考研,你真正備考的時間會比辭職考研的時間少近一倍有余,這也會迫使你朝著效率更高的路子走,對時間的利用率會更強。
(3)抗壓能力增強
在工作與備考的雙重壓力下,你會更加的忙碌疲憊,但同時,你的心理素質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磨練,抗壓能力也會隨之增強,這一點,在后期是很有利的,畢竟,到了后期基本上就是拼心理素質的時候了。
壞處:
(1)時間緊張
每天上班已經快要占卻三分之一的時間了,更別提還有其他雜事了,就是不吃不喝時間也夠嗆,另外,你還要保證你精力充沛到足以完成你的工作,才不至于丟掉飯碗。
(2)容易懈怠
由于外來事物的干擾程度增強,比如應酬加班什么的,在你勞累了一天過后,是很難再提起勁兒來緊抓學習的,身心上的疲憊會使你很容易懈怠。
(3)難度增大
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相比較起來,在職考研的難度是會比辭職考研大上很多的。俗話說的好,一心不能兩用,兩用的結果往往失敗率更高。
無論是考研還是工作,必須明確的問題
充分了解背景,做到心中有數
許多985畢業生,在就業這事上,從不含糊,求職、考研、或是出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反倒是很多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所以一直在反復糾結,到底是該考研還是該工作。
很多考研人,甚至連“專碩”和“學碩”、“MPAcc”和“MBA”有什么區別都沒搞明白,就“隨大流”決定加入考研大軍了。即使考上了,到頭來發現,某些學校、專業的研究生讀兩年,可能還真的不如工作兩年。
所以,無論做出什么選擇,你都要充分了解清楚專業、崗位所處的背景和大環境,做到心中有數。否則那都是別人眼中的好,你自己執行起來卻很困難。
不要過分追求最優選項
蘇格拉底有個著名的“麥穗理論”。有一天,他帶領弟子來到一片麥田,讓他們在麥田中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不能走回頭路,而且只能摘一支。
第一個弟子剛剛走了幾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認為是最大的麥穗,結果發現后面的大麥穗多的是。
第二個弟子一直左顧右盼,東瞧西望,直到終點才發現,前面最大的麥穗已經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把麥田分為三份,走第一個 1/3 時,只看不摘,分出大、中、小三類麥穗,在第二個 1/3 里驗證是否正確,在第三個 1/3 里選擇了麥穗中最大最美麗的一支。
這個理論在考慮“讀研or工作”時同樣適用。事實上,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時,無論選擇哪條路,多年以后回頭再看,都會對沒走的那條路念念不忘,因為我們無法得知選擇另外一條路,會獲得什么樣的收益。既然這世上沒有毫不后悔的選擇,我們又何必一直糾結呢?
生活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標準可言的,我們也不必一直觀望和糾結“到底哪個才是自己人生的最優解”。只要堅信選擇的道路就是正確答案,并把它變成正確答案就行了。對自己的選擇毫不后悔并堅定地走下去,那就是生活的正確答案。
你想要前期收益大還是后期收益大?
A工作3年,B讀研3年+工作0年:B比A整整差了三年工作經驗,被A吊打;
A工作4年,B讀研3年+工作1年:B比A少了300%的工作經驗,繼續被A吊打;
A工作10年,B讀研3年+工作7年:B比A少了42.86%的工作經驗,此時兩個人的工作經驗其實已經不分伯仲了;
A工作20年,B讀研3年+工作17年:B只比A少了17.64%的工作經驗,這時候,還有人會對比說:
“我有20年工齡,你只有17年”嗎?想必不會了。
我不敢說研究生畢業一定就能比本科畢業工作3年的人優秀,但當工作經驗達到一定峰值時,學歷的優勢必定會體現出來。
讀研或許不會讓你暴富,但是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研究生學歷,能讓你有資格選擇更高的起點、更廣的平臺。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職考研值不值?在職考研有哪些優勢和劣勢?”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考研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