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理查德·費曼提出的一種學習方法,是一種以教促學的方法。他相信,要充分理解某個事物,就應該嘗試向其他人講授它。
費曼在普林斯頓大學講課時,他總是善于把枯燥、抽象的知識用簡單化、形象化的語言精確的表達出來,前來聽他上課的學生擠爆了教室。學生們記錄總結的費曼物理學講義一直被所有從事物理的人奉為經典和圣經。
費曼學習法簡單來說,吸收知識分為輸入和輸出兩個階段。
費曼學習法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一個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第二步:設想一種場景,你正要向別人傳授這個概念。
第三步:如果你感覺卡殼了,就回頭學習。直到你領會得足夠順暢,順暢到可以在紙上解釋這個部分為止。
可以使用流程圖來圖解費曼學習法的步驟:
這個學習方法非常贊。將書本上的知識理解后,再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去除了死記硬背的機械方法,講述的過程又不斷加深理解與記憶。
-------------------西蒙學習法----------------------
“西蒙學習法”是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教授提出的一個理論:“對于一個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個月內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西蒙學習法使用的原理是集中力量將知識分而治之。
關于六個月掌握一門學問,西蒙教授立論所依據的實驗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個人1分鐘到1分半鐘可以記憶一個信息,心理學把這樣一個信息稱為“塊”,估計每一門學問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約是5萬塊,如果1分鐘能記憶1“塊”,那么5萬塊大約需要1000個小時,以每星期學習40小時計算,要掌握一門學問大約需要用6個月。
簡單來說,西蒙學習法的核心是:目標單一、持續投入、集中精力。
西蒙學習法可以概括為四個步驟:1、選擇一門學問;2、拆分這門學問,拆分到可以比較容易學習為止。3、持續學習6個月,各個擊破每個被拆分的小部分。4、掌握這門學問。可以使用流程圖來圖解西蒙學習法的步驟:
對于在職考研的同學來說,西蒙學習法雖然有很多不適用的地方。考研有好幾門科目要學,無法專注一科;工作原因每天的學習時間其實很短,無法達到時間要求。但是,還是有一些可供借鑒之處。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創立的一種簡單的時間管理法,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番茄工作法步驟:
1、選擇一個任務,專注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一個番茄時間不可分割;
2、每4個番茄時間后休息30分鐘;
3、完成一個任務劃掉一個任務。
可以使用流程圖來圖解番茄工作法的步驟:
----------------跨界學習法-------------------
跨界學習法,是指跨越自己的邊界,向外界學習并尋求多元素交叉的新型學習方式。跨界學習法與其說是一種學習方法,不如說是一種學習思路。根據學習主題,整合學習資源,采用多種學習方式,以求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之所以需要進行跨界學習,有觀點認為,要想獲得非凡成就,要么成為某一領域內最優秀的人,要么在兩個或更多的領域成為非常優秀的人。而成為第一種人是非常艱難的,第二種就相對簡單。跨界學習法分三步驟:
1、 確定跨界主題,開發學習資源,準備學習材料。
2、 組織學習,交流研討,考察標桿。
3 、將學習內容轉化。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美國人大衛·海勒開發的一種幫助學習的語言工具,用來進行構建知識、發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
我們常用到的思維導圖,往往是指樹形圖或括號圖,但這其實只是Thinking Maps的分支。完整的Thinking Maps有8種圖形,被稱為八大思維圖示法或者思維地圖,包括:圓圈圖,用于聯想;樹形圖,用于分類;氣泡圖,用于描述;雙氣泡圖,用于對比;流程圖,用于順序;復流程圖,用于因果;括號圖,用于拆分;橋形圖,用于類比。
看完這五種學習方法,是不是對你有所幫助呢?除了學習方法以外,在材料申請、面試策略乃至實際的工作、生活中,還有需要用到很多分析工具,也是同學們需要掌握的哦。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在職考研難度大?那是因為你還沒有get到這些學習方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考研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