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問題:
不少學生都說自己現在備考挺焦慮的,不知道自己的復習進度算不算正常,總覺得自己效率低下,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復習的效果行不行,目標院校有沒有定高。問老師、問學長、問同學,回答各不相同,有的直接就說這個還是要看自己。
任燕翔老師解答:
因為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校、不同的資質和底子,真的差異會比較大,提定性的東西比較安全,提定量的東西費事麻煩,還有可能因為和某些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差距而被埋怨。
但是把自己想象成考研的學生,又覺得定量的是學生急需的,否則哪哪都不確定,復習就很難推進下去。
而且看了看有些機構給出的時間安排表,覺得要是你們信了那玩意,肯定從頭到尾都覺得自己是弱雞、垃圾,因為那種時間安排我都做不到,不知道怎么就能做出來。
考研是有限時間的壓力復習,但是并不是看你開始的時間,而是看你完成的時間。
--------------政治---------------
這個月有很多學生問政治現在開始早不早,專業課能不能暑期以后搞。
政治隨意啊,只要你在10月份的時候,馬原、毛中特兩科的選擇題考點能搞完,并且拿真題做測試時,這兩科的正確率能到60%,就沒問題,史綱、思修兩科能在11月20號搞完選擇題考點。
大家最關心的政治大題的背誦,那deadline就更晚,只要你12月10號前能背個七七八八,大題也不會出啥事。
我說的沒問題不是考個50來分,是70分上下,好點的能上75。
按這個要求的話,政治大概也就是一周3-4個小時的強度,你要是有個幾周沒搞政治也不用慌,那就后面把那十幾個小時補上唄,死不了人。
但我比較反對最后十來天玩命背,那個很傷,而且搞得心態很糟,以為節省了時間,實際上不過是把全年的活集中到最后。
------------英語----------
政治其實是比較好安排的,那英語呢?數學呢?專業課呢?
英語的單詞也有個deadline,大概是暑期結束前,而不是你們認為的現在或者更早。
現在單詞應該是完成一遍初記,初記就是我都背過一遍,但是記不記得不管。
如果現在沒完成單詞初記的那加把勁,一般不拖過6月30日。
暑期結束前單詞的記憶應該是看閱讀,絕大部分單詞都有印象,哪怕想不起來,但是不能一片空白。
能達成這樣的效果,是需要重復單詞記憶,加上閱讀配合的,啥閱讀都不看,傻背單詞,能把人背吐了,而且忘得特別快。
英語閱讀的deadline也比你們想像的晚得多,10月份能讀懂文章,不是每句話都能翻譯哈,是能把作者的邏輯理得很清晰,不看那個閱讀passage,能跟一個同學有條理轉述這篇文章的內容。
至于閱讀做對題目、做不對題目,一上來別糾結,你會發現文章沒讀懂有可能對的多,讀懂了反而錯了一片。
那是因為題目的設計有套路,在讀懂文章邏輯的前提下,再去學那個套路,很快的,我在師徒養成營里講,三次就能講得很明白。
英語我覺得各位太著急了,太想一下子搞完搞別的了,所以不自覺得把deadline提前,學得咬牙切齒的,一點都不靈秀。
我覺得這個階段英語1天3小時是個頂,2個小時也別自責,而且也不是說完全不能中斷,每天怎樣怎樣,但是不要長時間的中斷,那會接不上。
到9月以后一直到考研之前,英語還是得有持續的投入,不能前期玩命投入,后期停了,會死人的,但是時間減少,到臨考前那一個月,依然要保證一周至少要讀兩次閱讀,一次至少兩篇文章。
-------------數學----------------
數學呢,大家都覺得看天資和底子,是沒法量化的。
我覺得哪怕量化和實際有差距,也得有一個參照。
數學得自己歸歸檔,沒有數學思維的;有數學思維但是比較費勁的;有數學思維不太費勁的。
檔不一樣,你的投入、預期都不一樣。
先說沒有數學思維的,標準是什么呢?
現在跟一些高數基礎課程都極其費力的,老師講的都云里霧里,之后全靠時間耗懂。
這樣的不是考慮怎么安排數學復習的問題,而是數一的往數三降,數三的往396降,甚至避開數學。
有人說不應該迎難而上嗎?
如果你的備考時間是兩年及以上,可以啊,問題你年底就得考,迎難而上上不去的風險你能承受嗎?
或者能上去,但是時間的絕大部分都要給數學,你能承受嗎?
考研要真實的面對自己和考試。
第二類是現在聽課沒問題,自己一做題懵了,再去聽老師一講又明白了,這樣的數學的目標就不是140、150,而是能過100,能上110。
有些難度較大的部分,你是要戰略放棄的,因為你有數學思維但是學起來有點費勁,那你就抓住基礎的和中等難度的,難度較大的題上面你和資質好的用時差距會非常大,不劃算。
你把那個時間投到其他考研科目上,來補那些最難的題你丟的分,投入回報比會更高。
如果數學底子很好,聽課做題都得心應手,而且速度很快的,你們在數學上投入反而應該多一些,因為這是你的強項,也是強力拉分項。
你們看到沒,跟你們原來的想象完全不一樣,你們覺得我數學不行就得狂投入啊,你要是不行到一定程度,不但不該投入,應該放棄,行的追加投入,拉開和其他人的差距。
專業課
專業課今年吃虧的人非常多,有一部分原因是沒做非統考學校的真題分析。
我的二戰營會帶大家做兩次試卷分析。有人說真題考過的還會再考嗎?我們分析真題能運氣那么好碰到一模一樣的題嗎?
幼稚!我們分析真題主要是看題型、命題范圍、復習要求。
題型不一樣,難度就會完全不同,舉個極端的例子,一個全是選擇題、一個都是主觀題,不說難度,單說意愿我肯定愿意做選擇題,因為無論會不會都能選出個選項來,對吧!
所以,題型是我們要重點分析的,文科一般簡單,辨析、名詞解釋比較多的,那就相對簡單。
還有命題范圍,參照書目上沒有的,真題中出現了,你說你是以真題的范圍為標準,還是參考書目呢?
除了對真題的分析不夠外,大家專業課的復習節奏也沒把握好。
帶數學的,對專業課二的復習太不重視了,這么說吧,只要你數學不是出類拔萃,專業二就是你的救命稻草,能把你數學的差距拉回來的。
有數學的,專業二至少要在9月做完真題分析,并且有試點復習(對某一章某一節進行了試驗性復習,并記錄時間)。
沒有數學的,暑期結束時,應該有一門專業課有突破性進展(能應對專業課真題)。
不太建議兩門專業課齊頭并進,一門專業課適當前移,學習經驗遷移到另一門上,效率較高。
但是也不建議一門專業課完全復習好再開始下一科,錯位復習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最后,記住,最后一個月,是專業課的天下,不是什么英語作文,也不是政治的主觀題背誦,統統以專業課為重。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1考研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該如何安排?現在備考晚嗎?”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考研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