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誤區---------------------
誤解一:985院校一定好于211,211一定好于雙非
兩財一貿(央財、上財、外經貿)都是211,但報考熱度一直都是僅次于清北復交人的存在,超過了北理,同濟,等一眾985。
誤解二:學費那么貴,應該報考的人數不多吧?
學費:北大清華人大復旦上交MBA項目除了報考熱度領先外,就是學費全國領跑,在職項目突破40W。但是報考人數并沒有因此減少。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清華的提前面試申請人數已經過萬,(不包括往年滯留)。
誤解三:我先考個高分,再去面試應該就好過了吧?
85%院校開設提前面試,甚至名校有的取消常規批次報考,比如北大清華,也就是說你如果不參加提面,連報考資格都沒有。
-----------------我該如何抉擇---------------------
擇校對于我們來說,就像理財一樣,名校似股票,高風險高收益;而非名校似債券,低風險低收益。沒有最好的理財產品,對于你而言,最好的就是最合適的。
一、理清需求 雙向選擇
MBA申請的過程,就是你向商學院推銷自己的過程,你要讓商學院選擇你,首先需要做的便是了解自己的需求。
全面自省,綜合你最重要的信息,判斷你和哪個MBA項目匹配
二、 院校出發,信息收集
MBA項目的概況:歷史/規模/項目特色/生源構成/學制/最近新聞等;
面試概況:面試流程與形式(個人面試,小組面試,英文面試,PPT演說、辯論等)面試難度、報錄比等;
特別提示信息收集渠道:院校官方網站、招生簡章或者項目手冊、招生宣講會。院校官方備考群等 切記坊間消息不可信 !
三、 客觀分析,理性評判。
客觀分析一下自己的優勢劣勢,自己是否符合心儀院校的往屆要求,是否可以通過復試或者提前面試 ;在衡量一下自己的學習能力,初試是否可以達到目標院校的要求。
切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一廂情愿地貪圖名校“光環”,到頭來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實學校拿到了多少認證、獲得了多少榮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從學校畢業的你,變得更好了嗎?
------------------如何高效考取名校--------------------
想要高效率考取名校,提前面試了解一下。提前面試是指考生在報名之前,先參加商學院組織的提前批面試,若面試通過即可獲得預錄取資格,只要筆試過線即可錄取。
提前面試是商學院給工作年限較長、有管理能力但筆試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進入院校深造的的一個綠色通道,同時也是各大商學院搶奪優質生源的一個重要手段。“提面通過+筆試過線=直接錄取”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1在職考研:名校or非名校,我該怎么選?”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考研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