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對立統一體現在哪?
第一,使用價值:有用性、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自然屬性、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第二,價值: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決定了交換價值、社會屬性,本質是物的外殼掩蓋下的經濟關系。
第三,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對立統一關系體現在: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這是統一;而通過交換,使用價值和價值則發生分離,即兩者不能歸一方同時占有,這是對立。
總之,它們商品內在的一對矛盾,可以通過交換得到解決。
2.剩余價值、利潤和平均利潤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實質可理解為參照物不同,目的是為了掩蓋剝削。
不同部門之間如果利潤率不同,資本家之間就會展開激烈的競爭,使資本從利潤率低的部門轉向利潤率高的部門,從而導致利潤率趨于平均化,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來瓜分剩余價值。按照平均利潤率來計算和獲得的利潤,叫做平均利潤。
3.絕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和超額剩余價值生產的關系?
第一,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在必要勞動時間已定(或不變)的情況下,依靠絕對延長工作日進行剩余價值生產的方法,即加班。
第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在勞動日長度已定(或不變)的前提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使剩余勞動時間相對延長而進行的剩余價值生產的方法,即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
第三,超額剩余價值生產:由于某些或個別資本主義企業首先采用了較好的技術和生產方法進行生產,使自己的商品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多得的一部分剩余價值就是超額剩余價值,即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
第四,超額剩余價值生產與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關系:無數企業追求超額剩余價值,最終導致相對剩余價值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