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網上報名時間為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預報名時間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政治:馬哲必考知識點匯總(八) ????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71、理性認識必須回到實踐中去,說明了理論只有在與實踐的結合中才能發揮其作用。“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理論什么也實現不了,為了實現理論就需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這些看法不是講理論不重要,而是講脫離實踐的理論,不與實踐結合的理論毫無價值和意義。
72、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認識活動的發展;但非理性因素要以理性因素為基礎(靈感是生長在汗水這塊肥沃土壤中的智慧之花)。看不到非理性的作用和片面夸大非理性的作用都是錯誤的。
73、主觀(認識)與客觀(實踐)的統一,不僅指主觀正確反映客觀,即主客觀相一致,而且指主觀反作用于客觀。
74、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但不能由此得出結論,相對真理是包含有謬誤因素的真理。
75、不要把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誤認為為不同的人,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實踐標準,這否認了真理標準的客觀性,是唯心主義的表現。
76、區分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自然辯證法與歷史辯證法,樸素辯證法、唯心辯證法和唯物辯證法。自然辯證法與歷史辯證法都是客觀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是指自然界的運動發展規律,歷史辯證法是指社會歷史的運動發展規律。
樸素辯證法、唯心辯證法和唯物辯證法是辯證法的三個歷史形態。唯物辯證法堅持客觀辯證法決定主觀辯證法,唯心辯證法主張主觀辯證法決定客觀辯證法,因而被稱之為“頭腦倒置”的辯證法。
77、辯證思維方法在現實中找不到直接對應的實體,但不能據此認為它是純主觀的。因為辯證思維方法本質上是主體化了的客觀規律和關系,其客觀原型就是事物的客觀規律和辯證關系。
78、邏輯與歷史的關系可視為主觀與客觀的關系,主觀要反映客觀,但這種反映不是機械的反映,而是能動的反映。可見,邏輯是“修正”了的歷史。
79、美國哲學家詹姆斯認為“有用即真理”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判斷一種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唯一的標準是通過實踐檢驗。“有用即真理”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
80、“假象是與事物本質無關的錯覺”的說法是錯誤的。它割裂了現象與本質,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假象離不開本質,假象同樣是由本質決定的。假象不是錯覺。錯覺是認識主體所產生的認識錯誤,是主觀的。而假象則是屬于客觀事物的,是客觀的,假象可以引起人們的錯覺,但錯覺不是假象。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馬哲必考知識點匯總(八) ????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