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網上報名時間為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預報名時間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馬原沖刺考點梳理:辯證法初探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辯證法(dialectics)是關于對立統一、斗爭和運動、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哲學學說,辯證法一詞,出自希臘語“dialego”,意為進行談話的藝術,由δνaλ廹yσμxι(我談話、我發議論)演化而來,原意是指在辯論中揭露對方議論中的矛盾并克服這些矛盾的方法。辯證法是一種化解不同意見的辯論方法。在兩個或更多對一個主題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間的對話,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有充分理由的對話建立起對事物真理的認知。“辯證法”這個術語,在哲學史上曾在各種不同意義上被使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哲學家那里,有不同的含義。而其中的辯證法三大規律為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提出,這三個辯證法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19世紀中葉,自然科學的發展愈益揭露出自然界的辯證性質,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也使社會歷史運動的辯證法更加顯露出來。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革命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新成果的基礎上,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創立了唯物辯證法。他們把辯證法看作客觀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規律,把思維中的辯證法視為客觀規律在人的頭腦中的自覺反映,指明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論證了辯證法的規律是來源于客觀現實,而不是來自主觀精神或絕對觀念。從而使"辯證法"概念在唯物主義基礎上獲得了真正科學的內容,使"辯證法"在歷史發展中第一次取得了真正科學的形態。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馬原沖刺考點梳理:辯證法初探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