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是考研政治史綱部分常考知識點之一,考研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政治史綱高頻考點: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一、北洋軍閥的統治(1912-1928)
北洋軍閥是由袁世凱建立的封建的、買辦的反動政治武裝集團。
袁世凱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原因是:第一,農業經濟占主 導地位,沒有形成統一的資本主義市場;第二,帝國主義對中國采取劃分勢力范圍和分裂剝削政策。軍隊是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主要支柱,為了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軍閥政府殘酷剝削人民,矛盾激化。
二、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潮流
1、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2、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
內容(三提倡三反對):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迷信盲從;
提倡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禮教;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實習文學革命。
口號:民主與科學,即德先生和賽先生。
“打倒孔家店”:非抨擊孔子,乃抨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
3、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中國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準備了思想和文化條件。
4、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
①提倡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并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去對中國社會進行有效改造;
②離開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境的革命實踐來改造國民性是不可能的;
③領導人物沒有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一般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不講究辯證法。
三、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推動中國先進分子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
1、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俄國號召反對帝國主義,并以新的平等的態度對待中國,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
3、中國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
在中國大地上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的是李大釗。《法俄革命之比較觀》第一次正確闡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質。《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歡呼“將來的環 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和階級斗爭理論作了系統介紹。他是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史綱高頻考點: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