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是考研政治史綱部分常考知識點之一,考研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政治史綱高頻考點:洋務運動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一、洋務事業的興辦
19世紀60年代,為挽救清政府統治危機,洋務派成員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主張引進西方的武器裝備和學習西方科技,創設近代企業。
對洋務派興辦洋務事業的指導思想最 先做出較完整表述的是馮桂芬。他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中體西用”,以中國封建倫理綱常所維護的統治秩序為主體,用西方的近代工業和技術為輔助,前者支配后者。
1、興辦近代企業
軍用工業:上海江南制造總局(最大兵工廠)、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湖北槍炮廠。
民用企業(官督商辦):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它們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企業。
2、建立新式海陸軍
北洋水師成為海軍主力。
3、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翻譯學堂:京師同文館
工藝學堂:培養電報、鐵路、西醫等專門人才
軍事學堂:如船政學堂,培養新式海軍人才
二、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其失敗
作用:
1.洋務派繼承了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強、求富”主張,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開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是近代教育的開始。
3.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變化,工商業者地位上升。
失敗原因:
甲午戰爭的失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滅,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1、具有封建性。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保留封建上層建筑,但資本主義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與落后的封建制度是不相容的,不可能在封建狐疑的桎梏下充分發展起來。洋務派既要發展近代企業,卻又采取壟斷經營、侵吞商股等手段壓制民族資本;既想培養洋務人才,又不愿改變封建科舉制度。
2、對外國依賴。清政府與西方國家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依據種種特權,從各方面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和控制,它們不希望中國富起來。二洋務派官僚卻一再主張對外“和戎”,企圖依賴外國打倒“自強”“求富”的目的,無異于與虎謀皮。
3、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封建衙門式企業內部腐敗,充斥著營私舞弊、貪污受賄、揮霍浪費等官場惡習。官員不懂技術、又不懂經營管理,無法維持企業正常運行。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史綱高頻考點:洋務運動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